气虚体质表现有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呼吸浅短、面色萎黄或苍白、毛发稀疏干枯、免疫力低易感冒及伤口愈合慢等,调养可通过选健脾益气食物如山药薏苡仁红枣、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慢跑太极拳八段锦、保证充足睡眠保暖避免过劳、调节情志避免忧思,儿童需避生冷油腻选温和运动,老年人运动循序渐进注意休息饮食,孕期气虚者需注意休息适度饮食并定期产检。
一、气虚体质的表现
1.生理功能相关表现:神疲乏力为常见表现,因气的推动、温煦等功能减弱,患者常感全身疲倦,活动后乏力加重;气短懒言,说话时气息微弱,是气的防御、推动功能不足,无法维持正常言语发声;肺功能方面易出现呼吸浅短,运动时喘息明显,这与气的宣发肃降功能失调有关,研究显示气虚体质者静息状态下肺通气指标较正常人群偏低。
2.面色与外观表现:面色多萎黄或苍白,因气不能载血上荣头面,导致面部气血供应不足;毛发可能失于滋养,出现毛发稀疏、干枯等情况,这是气的营养功能减退,无法充分滋养毛发。
3.免疫与疾病易感性表现:免疫力低下,易患感冒等外感疾病,因气的防御功能减弱,不能有效抵御外邪入侵,临床统计发现气虚体质人群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高于非气虚体质人群;伤口愈合较慢,是气的生血、化腐生肌功能不足,影响组织修复。
二、气虚体质的调养
1.饮食调养:宜选择健脾益气食物,如山药,山药含有的多糖成分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实验证实其能增强小鼠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日常可煮粥、炖汤食用;薏苡仁也是良好的健脾益气食材,能利湿健脾,可与大米搭配煮成薏苡仁粥;红枣有补中益气功效,可每日适量食用,但需注意痰湿较重者不宜过量食用红枣。
2.运动调养:选择适度有氧运动,如慢跑,每周进行3~5次,每次持续30分钟左右,慢跑可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肺功能,研究表明长期坚持慢跑能改善气虚体质者的肺通气功能;太极拳也是适合气虚体质者的运动,其动作缓慢、柔和,能调和气血、疏通经络,每日练习1~2次,每次20~30分钟;八段锦同样有益,通过特定的肢体动作调节脏腑功能,增强正气。
3.生活方式调养:保证充足睡眠,成人每晚应保证7~8小时睡眠,睡眠是气的生化与修复的重要时段,睡眠不足会加重气虚,儿童气虚者需保证充足睡眠以利于生长发育,老年人气虚者睡眠不佳会影响脏腑功能恢复;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寒邪易伤阳气,加重气虚,尤其是季节更替时,要及时增减衣物;避免过度劳累,劳作过度易耗伤正气,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气虚者都应适度,防止正气进一步耗损。
4.情志调养:避免过度忧思,中医认为“思则气结”,长期忧思会耗伤脾气,女性相对更易受情志影响,可通过冥想、听舒缓音乐等方式调节情绪,保持心态平和,减少因情志不舒导致的气虚加重。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气虚者:饮食上需避免过多食用生冷油腻食物,因其脾胃功能较弱,过多生冷油腻易损伤脾胃之气,可多食用小米粥、南瓜等健脾食物;运动时应选择温和运动,如散步,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过度消耗正气,且运动时间不宜过长,以30分钟内为宜;家长要注意观察儿童日常表现,若出现明显神疲乏力等气虚表现,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调理。
2.老年人气虚者:运动要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因老年人关节、心肺等机能减退,剧烈运动可能加重心肺负担,可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温和运动,且运动强度以自身微微出汗、无明显不适为准;生活中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可适当增加午休时间;饮食上可在医生建议下适当增加益气食物,如黄芪炖鸡,但需注意避免过量,以防滋腻碍胃。
3.孕期气虚女性:需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孕期耗气,气虚者更易出现乏力等不适,日常活动应适度;饮食上可适当增加益气食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滥用补气血食物,以防影响孕期健康;要定期产检,密切关注自身及胎儿状况,若出现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