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肌肉酸痛有多种原因,运动相关包括肌肉疲劳与损伤(运动强度突然增加致乳酸堆积、肌肉微细结构损伤,不同年龄人群风险不同,长期高强度运动者风险高)和肌肉痉挛(寒冷刺激、电解质紊乱等引起,儿童冬季户外、孕妇孕期易出现);疾病相关有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致小腿肌肉酸痛,年龄大、长期不良生活方式者易患)、下肢血管疾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致肌肉缺血缺氧酸痛,糖尿病患者、老年人易患)、关节炎(膝关节骨关节炎等累及小腿肌肉酸痛,肥胖人群、绝经后女性易患);其他原因有药物副作用(他汀类药物等可能致小腿肌肉酸痛,服用者需关注)、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D等致小腿肌肉酸痛,长期素食者、老年人易出现)。
一、运动相关原因
1.肌肉疲劳与损伤
运动强度突然增加是常见原因之一。例如进行了较长时间或较高强度的跑步、跳跃等运动时,小腿肌肉持续收缩,会产生乳酸等代谢产物堆积,同时可能造成肌肉微细结构损伤,从而引发酸痛。研究表明,在高强度间歇运动后,小腿肌肉酸痛的发生率较高,这是因为运动过程中肌肉的能量消耗和代谢变化导致了肌肉内环境的改变。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年轻人若突然增加运动量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而老年人由于肌肉力量和恢复能力相对较弱,也可能因轻微运动变化出现小腿肌肉酸痛。在性别方面,一般没有明显差异,但长期从事高强度运动的人群,无论男女,小腿肌肉酸痛的风险都相对较高。
2.肌肉痉挛
寒冷刺激、电解质紊乱等可引起小腿肌肉痉挛导致酸痛。寒冷环境下,小腿肌肉受到刺激后容易发生痉挛,比如在冬季户外锻炼时未做好保暖措施,就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电解质紊乱如钠、钾、钙等离子水平异常时,会影响肌肉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功能,从而引发肌肉痉挛性酸痛。对于儿童来说,冬季户外活动若保暖不足且运动后饮水不合理,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进而导致小腿肌肉痉挛酸痛;孕妇在孕期由于身体负担加重,钙的需求增加,若钙摄入不足或钙代谢异常,也可能发生小腿肌肉痉挛酸痛。
二、疾病相关原因
1.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压迫支配小腿肌肉的神经,导致小腿肌肉酸痛。当椎间盘退变、损伤等原因导致髓核突出,压迫到神经根时,会引起神经支配区域的肌肉出现感觉异常和酸痛等症状。年龄较大的人群由于腰椎退变的发生率较高,更容易患腰椎间盘突出症从而出现小腿肌肉酸痛。而有长期弯腰劳作、久坐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风险都增加,进而导致小腿肌肉酸痛的可能性增大。
2.下肢血管疾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会影响小腿肌肉的血液供应,导致肌肉缺血缺氧而出现酸痛。当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或闭塞时,小腿肌肉在活动时的供血不能满足需求,就会引发酸痛,尤其在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间歇性跛行,随后小腿肌肉酸痛明显。糖尿病患者是下肢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所以糖尿病患者出现下肢血管疾病导致小腿肌肉酸痛的概率较高。对于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也容易患下肢血管疾病引起小腿肌肉酸痛。
3.关节炎
膝关节骨关节炎等可累及小腿肌肉出现酸痛。膝关节病变会影响下肢的力学结构和肌肉的正常功能,长期的膝关节病变可能导致小腿肌肉为了维持关节稳定而处于紧张状态,进而出现酸痛。肥胖人群由于膝关节承受的压力较大,更容易患膝关节骨关节炎,从而引发小腿肌肉酸痛;女性在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代谢发生变化,也增加了患关节炎的风险,可能出现小腿肌肉酸痛的情况。
三、其他原因
1.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可能引起小腿肌肉酸痛作为副作用。例如一些他汀类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导致肌肉疼痛,包括小腿肌肉酸痛。对于正在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人群,无论年龄大小,都需要密切关注是否出现小腿肌肉酸痛等不良反应。如果出现应及时就医评估,因为药物副作用引起的小腿肌肉酸痛可能需要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2.营养不良
缺乏某些营养素也可能导致小腿肌肉酸痛。比如缺乏维生素D时,会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进而影响肌肉的正常功能,导致小腿肌肉酸痛。长期素食者若不注意维生素D的补充,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老年人由于消化吸收功能下降,也可能存在维生素D缺乏的情况,从而引发小腿肌肉酸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