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肘的发生与运动、职业、自身身体状况等因素相关,运动中过度使用特定肌肉群、姿势不当易致其发生;职业里重复性手部劳作、手部用力不当的人群易患;自身身体状况中肌肉力量不平衡、肌腱退变也会引发网球肘,不同年龄人群受各因素影响情况不同
一、运动相关因素
1.过度使用特定肌肉群:网球肘主要与前臂伸肌的过度使用密切相关。比如经常进行网球运动的人群,在击球过程中,需要反复用力伸展手腕和手指,这会使负责伸腕、伸指的前臂伸肌总腱起点处受到过多的牵拉应力。据相关研究,网球运动员中网球肘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这是因为他们频繁进行高强度的前臂伸肌运动,导致肌腱起点处承受过大压力。另外,高尔夫球手、羽毛球运动员等需要频繁挥拍的人群,也容易出现类似情况,由于长时间重复性的前臂伸肌动作,使得肌腱组织不断受到摩擦和牵拉,逐渐引发损伤。
2.运动姿势不当:不正确的运动姿势也会增加患网球肘的风险。例如在网球击球时,如果握拍姿势错误或者击球动作不规范,会使前臂伸肌受力不均衡,局部应力集中,进而导致肌腱损伤。比如握拍过紧或者击球时手臂伸展角度不合理,都会让前臂伸肌承受超出正常范围的力量,长期如此就容易引发网球肘。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运动姿势不当的影响有所不同。年轻人可能由于对运动技巧掌握不足,容易出现姿势问题;而中老年人可能本身肌肉力量和柔韧性有所下降,在运动时更需要注意姿势的正确性,否则更容易因姿势不当而诱发网球肘。
二、职业因素
1.重复性手部劳作:一些需要反复用手进行劳作的职业人群易患网球肘。比如木工,他们在操作电锯、锤子等工具时,需要频繁地伸展和收缩前臂伸肌来进行各种手部动作,像拉锯、敲击等动作都会使前臂伸肌受到持续的牵拉。据职业健康相关研究统计,长期从事此类重复性手部劳作的木工,网球肘的发病几率明显高于其他职业人群。还有键盘操作员,长时间反复敲击键盘,手部的前臂伸肌也会处于紧张和频繁活动状态,久而久之,肌腱起点处就容易出现损伤,引发网球肘。不同年龄的木工和键盘操作员面临的风险不同,年轻的键盘操作员可能因为工作时长相对较短,但如果长期不注意正确的操作姿势,也会逐渐积累损伤;而中老年木工由于长期劳作,肌肉和肌腱的老化等因素,更容易出现网球肘问题。
2.手部用力不当的职业:某些需要手部用力较大的职业,也容易导致网球肘。比如砖瓦工,在砌墙过程中需要频繁地用手搬运砖块、使用砌刀等,这会使前臂伸肌承受较大的力量。在搬运砖块时需要伸展手臂来发力,使用砌刀时也需要前臂伸肌的参与,长期的这种用力方式会使前臂伸肌总腱起点处受到反复的牵拉和磨损。不同性别在这类职业中的风险差异可能不大,但年龄因素会有影响,年轻砖瓦工可能身体机能相对较好,但如果工作强度大也容易受伤;中老年砖瓦工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肌腱等组织的修复能力减弱,患网球肘的几率相对更高。
三、自身身体状况因素
1.肌肉力量不平衡:如果前臂的屈肌和伸肌力量不平衡,也可能引发网球肘。例如屈肌力量相对较弱,而伸肌力量过强,会导致前臂伸肌承受过多的代偿性力量,从而增加肌腱损伤的风险。从人体力学角度来看,正常的肌肉力量平衡有助于维持关节和肌腱的稳定。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就会使局部应力分布异常。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肌肉力量不平衡的原因有所不同。年轻人可能由于锻炼方式不当,导致某部分肌肉过度发达而另一部分相对薄弱;中老年人则可能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肌肉萎缩等原因导致肌肉力量不平衡。比如老年女性,随着年龄增加,雌激素水平下降,肌肉流失相对明显,如果平时缺乏适当的锻炼来维持肌肉力量平衡,就更容易出现前臂肌肉力量不平衡的情况,进而增加患网球肘的风险。
2.肌腱退变: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腱会逐渐发生退变。肌腱的弹性和强度下降,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更容易受损。老年人的肌腱退变较为常见,他们在进行日常活动时,如提重物、做家务等,前臂伸肌的动作就可能引发退变的肌腱损伤,从而导致网球肘。研究表明,50岁以上的人群中,网球肘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这与肌腱退变有很大关系。对于老年人群体,由于肌腱退变,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更加注意避免过度使用前臂伸肌,例如在提拿较重物品时要尽量借助腿部力量,而不是单纯依靠手臂的前臂伸肌发力,以减少肌腱损伤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