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真菌性、过敏性皮肤病的发病与免疫力密切相关,不同皮肤病有其特定相关情况、年龄性别因素及生活方式影响,如单纯疱疹免疫力低下时易复发加重,带状疱疹老年人等免疫力低者高发,体癣免疫力低时易感染,甲真菌病免疫缺陷人群易患严重病症,特应性皮炎与免疫异常密切相关且儿童易发病,慢性湿疹免疫力低下可致病情迁延不愈等。
一、感染性皮肤病
1.单纯疱疹
相关情况:当免疫力低下时,单纯疱疹病毒易复发或加重。单纯疱疹病毒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多引起口周等部位的疱疹,Ⅱ型多引起生殖器疱疹。研究表明,免疫功能缺陷者感染单纯疱疹后,病情往往更严重,病程更长。例如,艾滋病患者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后,疱疹容易泛发,难以愈合,且可能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等。其发病机制是免疫力低下时,潜伏在神经节内的病毒被激活,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黏膜处复制增殖,引起炎症反应。
年龄性别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但艾滋病等免疫缺陷疾病好发于特定人群,如男性同性恋者等。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方式会降低免疫力,增加患病风险。有免疫缺陷病史的人群更易复发。
2.带状疱疹
相关情况:免疫力低下是带状疱疹发病的重要诱因。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人体后潜伏在神经节内,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被激活,沿着神经纤维移动到相应皮肤区域,引起单侧分布的成簇水疱,并伴有明显神经痛。研究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力随年龄增长而下降,是带状疱疹的高发人群,且病情相对较重,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较高。其发病过程是病毒激活后复制,导致神经炎症和皮肤损害。
年龄性别因素:老年人免疫力低,发病风险高;性别差异不明显,但患有恶性肿瘤、艾滋病等免疫相关疾病的人群易患病。生活方式中,长期精神压力大、营养不良等会影响免疫力,增加发病可能。有免疫相关病史的人群需特别注意预防。
二、真菌性皮肤病
1.体癣
相关情况:免疫力低下时,人体对真菌的抵御能力减弱,容易感染皮肤癣菌而患体癣。皮肤癣菌包括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等。例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体癣,且病情较顽固,治疗相对困难。发病机制是皮肤癣菌在皮肤表面定植、生长繁殖,引起炎症反应,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损害。
年龄性别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但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免疫力低,更易患病。生活方式中,多汗、皮肤卫生状况差等会促进真菌生长,增加患病风险。有慢性疾病病史影响免疫力的人群需注意皮肤清洁等预防措施。
2.甲真菌病
相关情况:免疫力低下时,甲真菌病的发病风险增加。致病真菌包括皮肤癣菌、非皮肤癣菌及酵母菌等。艾滋病患者等免疫缺陷人群易患严重的甲真菌病,表现为甲板增厚、变色、变形等。其发病是真菌侵入甲板及甲下组织,繁殖生长,破坏甲的正常结构。
年龄性别因素:老年人甲的结构和功能有所改变,免疫力也相对较低,易患甲真菌病;性别差异不显著,但患有免疫相关疾病的人群患病风险高。生活方式中,长期穿不透气的鞋子、足部多汗等情况不利于足部皮肤健康,增加甲真菌病的发病可能。有免疫缺陷病史的人群要特别关注足部及甲部的皮肤状况。
三、过敏性皮肤病
1.特应性皮炎
相关情况:特应性皮炎与免疫力异常有密切关系。患者往往存在Th1/Th2细胞免疫失衡,Th2细胞功能亢进,导致机体对过敏原的免疫反应过度。免疫力低下或失调时,病情容易加重。研究发现,儿童期特应性皮炎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免疫力相对不稳定,更容易发病且病情波动较大。发病机制涉及遗传、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免疫因素在其中起关键作用,如IgE介导的变态反应等。
年龄性别因素:儿童期发病率较高,有一定遗传倾向,无明显性别差异,但过敏体质的儿童更易患病。生活方式中,接触过敏原(如尘螨、花粉等)、皮肤干燥等会诱发或加重病情。有特应性皮炎家族史的儿童需注意环境控制等预防措施。
2.慢性湿疹
相关情况:免疫力低下可导致慢性湿疹病情迁延不愈。慢性湿疹的发病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异常。例如,长期患有慢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导致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慢性湿疹容易反复发作,皮肤表现为皮肤增厚、粗糙、苔藓样变等。其发病是多种因素引起的皮肤迟发型变态反应,免疫因素参与其中,使得炎症反应持续存在。
年龄性别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但患有慢性基础疾病影响免疫力的人群易患病。生活方式中,搔抓、接触刺激性物质等会加重皮肤炎症,影响病情。有慢性基础疾病病史的人群要注意皮肤护理,避免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