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炎是肌肉和筋膜的无菌性炎症反应,常见类型有颈肩肌筋膜炎、腰背肌筋膜炎等,可通过一般治疗(休息与制动、物理治疗、按摩)、药物治疗(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运动康复(针对性锻炼、制定康复训练计划)综合治疗,还需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正确姿势、适度运动)、避免诱因来预防复发,且要根据不同人群特点实施个性化治疗和预防措施以促进康复并防复发。
一、明确筋膜炎的定义与常见类型
筋膜炎是指肌肉和筋膜的无菌性炎症反应,多由肌肉劳损、受寒、外伤等因素引发,常见类型有颈肩肌筋膜炎、腰背肌筋膜炎等。不同类型筋膜炎的发生与相应部位的肌肉、筋膜使用过度或受到不良刺激有关,例如长期伏案工作易引发颈肩肌筋膜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腰部外伤后易出现腰背肌筋膜炎。
二、综合治疗措施
(一)一般治疗
1.休息与制动:对于因劳损导致的筋膜炎,充分休息是关键。如颈肩肌筋膜炎患者应避免长时间低头、伏案等动作,腰背肌筋膜炎患者要减少弯腰、久坐等行为,通过休息让受损的肌肉和筋膜得以缓解,避免进一步损伤。不同年龄、职业的人群休息方式有所不同,例如年轻体力劳动者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卧床休息来让腰背肌肉恢复,而办公室工作人员则需定时起身活动颈部、腰部等部位。
2.物理治疗
热敷:利用温热效应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可以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进行热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数次。对于不同年龄段人群,热敷温度需适度调整,儿童皮肤娇嫩,热敷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老年人血液循环相对较慢,可适当提高温度但仍需注意避免过热。
红外线照射:红外线能深入组织内部,改善局部营养代谢,减轻炎症反应。通过特定的红外线照射仪器对筋膜炎部位进行照射,每次照射时间一般控制在20分钟左右。不同身体部位对红外线照射的耐受和反应可能不同,如关节附近的筋膜炎在照射时需注意避免对关节造成过度影响。
按摩:专业人员进行的按摩可以放松紧张的肌肉,缓解筋膜的粘连。按摩力度要适中,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进行调整。对于有病史的患者,如曾经有过肌肉拉伤史的人群,按摩时需更加谨慎,避免加重损伤。不同年龄人群按摩的频率和强度也有差异,儿童由于骨骼、肌肉发育尚未成熟,一般不建议进行强力按摩;老年人肌肉萎缩等情况较多,按摩时要轻柔。
(二)药物治疗
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来减轻炎症和疼痛,如塞来昔布等,但需注意药物的适用人群。对于儿童,一般优先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通过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老年人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时需关注胃肠道等方面的不良反应风险,因为老年人胃肠道功能可能相对较弱,使用不当可能引发胃肠道不适等问题。
(三)运动康复
1.针对性锻炼:进行适合的肌肉拉伸和强化运动。例如颈肩肌筋膜炎患者可进行颈部的缓慢伸展、旋转等运动,腰背肌筋膜炎患者可进行小飞燕等动作锻炼腰背肌肉。不同年龄人群运动康复的强度和方式不同,儿童可在专业指导下进行简单的柔韧性训练,成年人可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运动强度,老年人则需选择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如慢走配合简单的腰部伸展运动等,避免运动过度导致筋膜炎加重。
2.康复训练计划制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比如年轻且病情较轻的患者康复训练计划可以相对激进一些,包含更多强度适中的运动;而老年患者或病情较重的患者则需要从简单的基础训练开始,逐步增加训练内容和强度。
三、预防复发
1.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正确姿势:无论是坐姿、站姿还是睡姿都要保持正确,例如坐姿时要保持脊柱挺直,腰部有良好的支撑;站姿时双肩自然下垂,头部保持正直;睡姿可选择合适高度的枕头,使颈椎处于自然生理曲度等。不同年龄人群保持正确姿势的难度和要求有所不同,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家长引导养成正确坐姿、站姿等习惯,老年人由于骨骼退化等原因更要注意保持正确姿势以预防筋膜炎复发。
适度运动:坚持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如游泳、慢跑等。游泳是一种对筋膜炎患者较为友好的运动,因为水的浮力可以减轻身体重量对肌肉和关节的压力,同时又能锻炼肌肉。不同年龄人群运动频率和项目选择不同,儿童可选择适合的儿童运动项目,如跳绳、儿童健身操等;成年人可根据自身时间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运动;老年人运动频率不宜过高,可选择每周进行3-4次适度运动。
2.避免诱因:注意避免受寒、过度劳累等诱因。在寒冷季节要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长时间连续从事同一强度的劳动,注意劳逸结合。对于有既往筋膜炎病史的人群,更要格外注意避免这些诱因,例如有颈肩肌筋膜炎病史的人在空调房间要注意颈部保暖,避免病情复发。
总之,筋膜炎的彻底治愈需要综合运用一般治疗、物理治疗、必要的药物治疗以及运动康复等多种手段,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复发,同时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实施,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筋膜炎的康复并防止其再次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