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表现为月经周期、经期、经量异常,原因包括内分泌、疾病、药物因素,影响生育、健康及心理,排查诊断需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实验室、影像学)。
月经周期异常情况
月经周期过短:月经周期短于21天,可能与内分泌失调有关,比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导致卵泡发育过快,排卵提前,进而使月经周期缩短。从年龄因素看,青春期女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不完善,可能出现月经周期过短的情况;而对于育龄期女性,一些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也可能导致月经周期过短,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伴有雄激素水平升高,影响月经周期的正常调节。
月经周期过长:月经周期长于35天,可能是由于卵巢功能减退,卵泡发育迟缓,排卵延迟所致。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也容易出现月经周期过长的现象,这是因为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波动,影响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经期异常情况
经期延长:经期超过8天,可能与子宫内膜病变有关,如子宫内膜息肉,息肉会影响子宫内膜的正常脱落和修复,导致经期延长;另外,内分泌失调引起的黄体萎缩不全,也会使子宫内膜不能及时完全脱落,造成经期延长。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还要考虑妊娠相关疾病导致的异常阴道出血被误认为经期延长的可能,如先兆流产、宫外孕等。
经期缩短:经期短于2天,可能是子宫内膜薄引起的,子宫内膜薄可能与多次人工流产手术损伤子宫内膜基底层有关,也可能与雌激素水平低下有关,雌激素不足会影响子宫内膜的增生。
经量异常情况
经量过多:经量超过80毫升,可能与子宫肌瘤有关,子宫肌瘤会使子宫腔面积增大,影响子宫收缩,导致经量增多;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也会引起经量过多,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体内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导致凝血功能异常,从而出现经量过多的情况。
经量过少:经量少于20毫升,可能与宫腔粘连有关,宫腔粘连多发生在人工流产术后、清宫术后等宫腔操作后,宫腔粘连会导致子宫内膜受损,月经量减少;卵巢功能衰退也会引起经量过少,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40岁以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子宫内膜增生不足,导致经量减少。
月经不调的可能原因
内分泌因素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是调节月经的重要内分泌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月经不调。例如,长期精神压力过大、过度减肥等因素可能影响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进而影响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最终导致卵巢功能异常,出现月经不调。青春期女性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出现月经不调;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也会因内分泌变化出现月经不调。
疾病因素
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肌瘤可影响子宫收缩和内膜面积,导致月经不调;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会影响盆腔内的激素环境和子宫的正常功能,引起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伴有雄激素水平升高、排卵障碍等,典型表现为月经稀发、经量少等月经不调症状。
全身性疾病: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影响月经,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甲状腺激素参与机体的代谢调节,甲状腺功能异常会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导致月经不调;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疾病也可能通过影响内分泌系统而引起月经不调。
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月经,如长期服用避孕药,避孕药中的激素成分会干扰体内正常的内分泌平衡,导致月经周期紊乱、经量改变等;抗精神病药物等也可能对月经产生影响,因为这些药物可能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内分泌调节。
月经不调的影响
对生育的影响
月经不调可能会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月经不调往往意味着排卵异常,因为正常的排卵是受孕的前提条件之一。例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存在排卵障碍,其受孕几率会降低;月经周期不规律也可能影响受精卵的着床,增加不孕的风险。对于有生育计划的女性,月经不调需要及时就医诊治,以提高受孕几率。
对身体健康的长期影响
长期月经不调可能提示存在某些潜在的疾病,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长期影响。例如,子宫肌瘤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逐渐增大,引起贫血、腹痛等症状;卵巢功能衰退如果得不到及时干预,可能会加速女性衰老,出现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等问题。
对心理状态的影响
月经不调可能会对女性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月经不调带来的身体不适以及对生育等方面的担忧,可能会导致女性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例如,一些青春期女性因月经不调而产生心理压力,影响学习和生活;育龄期女性可能会因为月经不调担心自己的生育问题,进而产生焦虑情绪。
月经不调的排查与诊断
病史采集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月经史,包括初潮年龄、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等情况,同时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如是否有妇科疾病史、内分泌疾病史、手术史等,还会询问患者的生活习惯、精神压力情况等,这些信息对于判断月经不调的原因非常重要。例如,了解患者是否有长期熬夜、过度节食等不良生活习惯,因为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内分泌,导致月经不调。
体格检查
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妇科检查,观察外阴、阴道、宫颈、子宫及附件的情况,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妇科疾病导致的月经不调。同时,还会进行全身检查,了解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如是否有甲状腺肿大等可能与内分泌疾病相关的体征。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包括性激素六项(雌二醇、孕酮、睾酮、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泌乳素)检测,通过测定这些激素水平来评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甲状腺功能检查,如甲状腺激素(T3、T4、TSH)等,以排除甲状腺疾病引起的月经不调;血常规检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贫血等情况,因为贫血可能会影响月经。
影像学检查:常用的有B超检查,通过B超可以观察子宫和卵巢的形态、结构,了解是否存在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妇科疾病;对于一些复杂情况,可能会进行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进一步明确盆腔内的病变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