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肾阴虚气虚有诸多常见症状,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及影响。肝肾阴虚相关症状包括眼部视物模糊、眼干涩,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五心烦热;气虚相关症状有气短懒言,自汗,神疲乏力,脉弱。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先天禀赋不足易出现,中青年因不良生活方式,老年人随年龄增长易患;不同性别人群中女性因生理周期等,男性因性生活不节制等易患;不同生活方式人群中长期熬夜、缺乏运动、高压力人群易患;有病史人群中慢性肝病、肾病患者易患,需针对性调理。
一、肝肾阴虚气虚的常见症状
(一)肝肾阴虚相关症状
1.眼部表现:肝肾阴虚时,肝开窍于目,肾主藏精,上注于目,故常见视物模糊、眼干涩等症状。从中医理论及现代一些研究推测,肝肾阴虚会影响眼部的津液滋养及气血供应,导致眼睛得不到充足的阴精濡养,从而出现上述表现。例如,长期肝肾阴虚的患者,可能会感觉眼睛干涩不适,看东西清晰度下降。
2.腰膝酸软:肾主骨,肝主筋,肝肾阴虚则筋骨失于濡养,会出现腰膝酸软的症状。年龄较大的人群,随着肝肾精气逐渐衰退,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长期过度劳累、生活不规律的人,也可能因耗伤肝肾之阴而出现腰膝酸软。比如一些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且不注意保养的中年人,就可能较早出现腰膝酸软。
3.头晕耳鸣:肾开窍于耳,肝阳上亢多与肝肾阴虚相关,阴虚不能制阳,肝阳上扰清窍则会出现头晕耳鸣。女性在更年期前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肝肾阴虚相对常见,此时头晕耳鸣的症状可能较为明显;有高血压病史且肝肾阴虚的患者,也容易出现头晕耳鸣症状,因为肝肾阴虚会影响机体的阴阳平衡,导致血压波动相关的不适。
4.五心烦热:阴虚则生内热,会出现手足心发热、胸中烦热等五心烦热的表现。体质较弱的人群,如长期患有慢性疾病、身体消耗较大的人,容易出现肝肾阴虚,进而出现五心烦热;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的人,也会损伤肝肾之阴,导致五心烦热。例如一些长期熬夜加班的年轻人,可能会出现夜间手足心发热,影响睡眠。
(二)气虚相关症状
1.气短懒言:气不足则推动功能减弱,表现为呼吸气短、说话懒得用力、声音低微等。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正气渐虚,容易出现气虚情况,进而可能伴有气短懒言;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由于长期耗气,也可能出现气短懒言,同时合并肝肾阴虚时,症状可能更为复杂。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若同时存在肝肾阴虚,就可能既有气短懒言的气虚表现,又有腰膝酸软等肝肾阴虚表现。
2.自汗:气有固摄作用,气虚则固摄无权,会出现自汗,即不因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而自行出汗。体质虚弱的人群,如产后女性、大病初愈者,容易出现气虚自汗;长期处于压力过大、生活不规律状态的人,也可能因气虚出现自汗。例如产后女性,由于生产耗气伤血,若恢复不当,就可能出现自汗,同时若合并肝肾阴虚,还可能伴有头晕耳鸣等症状。
3.神疲乏力:气虚则机体功能活动减退,表现为精神疲倦、身体乏力。长期从事脑力劳动且缺乏运动的人,容易出现气虚神疲乏力;患有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患者,如恶性肿瘤患者在放化疗后,也可能出现神疲乏力,若同时存在肝肾阴虚,会加重这种疲惫感。比如一些长期伏案工作的办公室人员,就可能经常感觉神疲乏力,若不注意调理,可能发展为肝肾阴虚气虚的情况。
4.脉弱:从脉象上看,气虚时脉搏多表现为虚弱无力。通过中医脉象诊断,可发现肝肾阴虚气虚患者常出现脉细弱等脉象表现,这是由于气血阴阳不足,脉道不充所致。
二、不同人群肝肾阴虚气虚的特点及相关影响
(一)不同年龄人群
1.儿童:儿童肝肾阴虚气虚相对较少见,但一些先天禀赋不足的儿童可能会出现。比如早产儿,由于在母体内发育不完全,可能存在肝肾精气不足的情况,表现为体质较弱、生长发育相对缓慢等。此时应注重通过合理的饮食调养,如适当增加富含营养且易于消化的食物,促进儿童肝肾及正气的发育。
2.中青年:中青年人群若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精神压力大等,容易出现肝肾阴虚气虚。例如一些长期加班熬夜的IT从业者,长期处于紧张工作状态,耗伤肝肾之阴,同时气也被耗损,出现相关症状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应注意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适当进行运动调节。
3.老年人: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肝肾渐亏,气虚也较为常见。老年人肝肾阴虚气虚可能会导致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的出现几率增加。应注重日常的保健调理,如适当进行温和的运动,如太极拳等,饮食上可多食用一些滋补肝肾、健脾益气的食物,如黑芝麻、山药等。
(二)不同性别人群
1.女性:女性有其特殊的生理周期,如月经、妊娠、分娩等,容易耗伤气血肝肾。在更年期前后,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更容易出现肝肾阴虚气虚,表现为月经紊乱、潮热盗汗、头晕耳鸣等症状。此时女性应注重情志调节,保持心情舒畅,同时可通过适当的食疗或中医调理来改善肝肾阴虚气虚状况,如食用枸杞、红枣等。
2.男性:男性若长期性生活不节制、过度劳累等,也容易出现肝肾阴虚气虚。可能表现为性功能减退、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等。男性应注意合理安排性生活,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补肾养肝、益气的调理。
(三)不同生活方式人群
1.长期熬夜人群:熬夜会耗伤肝肾之阴,导致阴虚火旺,进而影响气的生成,出现肝肾阴虚气虚。这类人群除了上述相关症状外,还可能出现皮肤暗沉、记忆力减退等表现。应尽量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可通过适当的中医养生方法,如艾灸涌泉穴等,来调理肝肾阴虚气虚。
2.缺乏运动人群:长期缺乏运动,气血运行不畅,容易导致气虚,同时也会影响肝肾的功能,出现肝肾阴虚。这类人群常表现为神疲乏力、肢体沉重等。应增加运动量,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等,促进气血运行,调养肝肾。
3.高压力人群: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下,会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肝肾的功能,出现肝肾阴虚气虚。这类人群可能伴有情绪低落、烦躁不安等表现。应学会调节压力,可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缓解压力,同时配合中医调理肝肾阴虚气虚。
(四)有病史人群
1.患有慢性肝病患者:肝脏本身的疾病会影响肝肾的功能,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久病耗伤肝肾之阴,同时气虚也较为常见。这类患者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需要注重调理肝肾阴虚气虚,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选用一些具有滋补肝肾、益气作用的中药,但需避免加重肝脏负担的药物。
2.患有慢性肾病患者:肾脏疾病会影响肝肾的阴液生成,导致肝肾阴虚,同时肾病也会导致气虚。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可能出现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等肝肾阴虚气虚表现。在治疗肾病的过程中,要兼顾调理肝肾阴虚气虚,注意药物的选择和使用,避免对肾脏功能产生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