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粪性腹膜炎怎么治疗
胎粪性腹膜炎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适用于无明显肠梗阻、腹膜炎症状较轻的患儿,主要是支持治疗并密切观察;手术治疗适用于出现肠梗阻或弥漫性腹膜炎的患儿,手术方式有粘连松解术和腹腔清理术。对于新生儿和早产儿需注意特殊事项,新生儿要维持内环境稳定、手术轻柔及密切观察并发症,早产儿治疗更谨慎,需严格控制补液等并加强多器官功能支持及预防并发症。
一、保守治疗
1.适用情况:当胎粪性腹膜炎患儿无明显肠梗阻、腹膜炎症状较轻时可采用保守治疗。对于无症状或仅有少量腹水的患儿,可密切观察,因为部分患儿的病变可能会自行局限。例如,一些研究表明,约有一定比例的轻症患儿通过保守观察可逐渐恢复。
2.具体措施:主要是支持治疗,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证患儿营养供应。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腹部体征等变化,定期进行腹部超声等检查来评估病情变化。
二、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
肠梗阻:若患儿出现肠梗阻症状,如呕吐、腹胀、不排便排气等,通常需要手术治疗。这是因为胎粪可能导致肠道梗阻,影响肠道正常功能,手术可以解除梗阻,恢复肠道通畅。
弥漫性腹膜炎:当患儿出现弥漫性腹膜炎表现,如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明显等,提示腹腔内炎症较重,需要手术清除腹腔内的胎粪等异物,控制感染。
2.手术方式
粘连松解术:如果是因为胎粪性腹膜炎导致肠道粘连引起的梗阻,可采用粘连松解术,分离粘连的肠道,恢复肠道正常解剖结构。
腹腔清理术:对于存在腹腔内胎粪污染、炎症的情况,需要进行腹腔清理术,清除腹腔内的胎粪、纤维素性渗出物等,减轻炎症反应。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新生儿:新生儿由于机体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在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维持内环境稳定,手术操作要轻柔,减少对患儿的刺激。因为新生儿对手术的耐受性相对较差,术后要密切观察有无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等。
2.早产儿:早产儿胎粪性腹膜炎的治疗需更加谨慎。由于其各系统发育不成熟,保守治疗时要严格控制补液量和速度,防止发生水电解质紊乱。手术时要充分评估手术风险,术后加强呼吸、循环等多器官功能的支持,注意保暖,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