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宝宝缺钙有神经肌肉系统、骨骼系统等多方面表现,如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致睡眠不安、多汗,颅骨、胸部、四肢有相应骨骼改变,还会影响牙齿发育和免疫力,家长需重视,及时就医,通过晒太阳、合理添加食物等补充钙,密切关注症状变化。
一、神经肌肉系统表现
一岁宝宝缺钙时,神经肌肉兴奋性会增高。常见表现为夜间睡眠不安稳,容易惊醒、哭闹,这是因为血钙降低使得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强,宝宝的神经系统处于相对兴奋状态,从而影响睡眠。另外,还可能出现多汗的情况,尤其是头部出汗较多,这是由于缺钙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汗腺分泌增加所致,头部出汗多会让宝宝感觉不适,进一步影响睡眠,形成恶性循环。
二、骨骼系统表现
1.颅骨方面:可能出现颅骨软化,多见于3-6个月的宝宝,用手指轻压枕骨或顶骨中央,可有乒乓球样的感觉。随着病情发展,还可能出现方颅,即额骨、顶骨双侧向外侧隆起,形成方盒样头型。
2.胸部方面:会出现肋骨串珠,表现为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隆起,似串珠状;还可能出现鸡胸或漏斗胸,鸡胸是胸骨向前突出,形似鸡的胸脯,漏斗胸则是胸骨中下部分向内凹陷,形似漏斗,这些胸廓的畸形会影响宝宝的呼吸功能等。
3.四肢方面:6个月以上的宝宝可能出现手镯或脚镯样改变,手腕和脚踝处的骨骼变粗,像戴了手镯或脚镯一样;1岁左右的宝宝开始学走路时,由于骨质软化,可出现下肢弯曲,形成“O”型腿或“X”型腿。
三、其他表现
缺钙还可能影响宝宝的牙齿发育,导致出牙延迟,牙齿排列不齐等。而且缺钙会使宝宝的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因为钙参与了人体多种生理功能,包括维持免疫细胞的正常功能等,缺钙会影响免疫功能的正常发挥。
对于一岁宝宝缺钙的情况,家长要引起重视,及时带宝宝就医,进行血钙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让宝宝多晒太阳,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而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同时,可以给宝宝合理添加富含钙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等,但如果明确缺钙,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剂等。并且要密切关注宝宝的症状变化,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处理,以保障宝宝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