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腹膜炎的疼痛部位最初始于原发病变部位,随炎症扩散可蔓延全腹,儿童表述欠准确需结合体征判断;疼痛性质多为持续性剧痛,无明显性别特异性,与生活方式相关;疼痛程度剧烈,患者多取仰卧位双下肢屈曲以减轻腹肌紧张缓解疼痛,有腹部手术史、慢性肝病病史者出现腹膜炎时需结合相关因素综合判断病情。
一、疼痛部位
1.一般情况:急性腹膜炎引起的腹痛最初通常始于原发病变部位,例如胃十二指肠穿孔时,疼痛起始于上腹部,随着炎症扩散,可蔓延至全腹。这是因为病变起始部位的炎症刺激最先引发局部痛觉感受器的反应,之后炎症介质等会向周围扩散,刺激更广范围的腹膜。
2.年龄因素影响:儿童急性腹膜炎时,由于儿童大网膜发育不完善,炎症扩散相对较快,但疼痛起始部位仍与原发病变相关,不过儿童表述疼痛部位可能不如成人准确,需要医护人员结合其他体征综合判断。
二、疼痛性质
1.剧烈性:多为持续性剧痛,这是因为腹膜受到强烈的炎症刺激,如细菌感染、消化液刺激等,腹膜的痛觉神经末梢丰富且敏感,持续受到刺激导致疼痛持续不缓解。例如化脓性腹膜炎时,大量脓性渗出液刺激腹膜,患者常感剧烈持续腹痛。
2.性别差异影响:一般无明显性别特异性,但女性若为妇科疾病引起的急性腹膜炎,如输卵管炎、卵巢脓肿破裂等导致的腹膜炎,疼痛性质同样符合持续性剧痛特点,但需结合妇科相关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因。
3.生活方式关联:长期酗酒者若发生急性胰腺炎进而引发腹膜炎,疼痛性质也是持续性剧痛,因为酒精刺激胰腺导致炎症,炎症累及腹膜;而有不良饮食习惯者,如经常暴饮暴食后出现胃十二指肠穿孔致腹膜炎,疼痛同样为持续剧烈。
三、疼痛程度与体位关系
1.疼痛程度:疼痛程度较为剧烈,患者往往难以忍受。例如急性重症腹膜炎患者,疼痛可使患者辗转反侧,痛苦面容。
2.体位影响:患者多取仰卧位,双下肢屈曲,以减轻腹肌紧张,从而缓解疼痛。因为腹肌紧张会加重腹膜受刺激程度,屈曲下肢可放松腹肌。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自我表述能力有限,但也会出现类似的被动体位,医护人员需注意观察患儿体位变化来辅助判断病情。
3.病史相关:有腹部手术史者,若出现急性腹膜炎,疼痛特点仍符合上述持续性剧痛等特点,但需考虑腹腔粘连等因素对病情的影响,粘连可能导致炎症扩散范围、疼痛范围等与无手术史者有所不同;有慢性肝病病史者,发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时,疼痛性质同样为持续剧痛,但要结合肝病相关指标如肝功能、凝血功能等综合判断病情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