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会致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出血会现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感染会有发热及呼吸道感染等表现,分别因外周血红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所致
一、贫血相关症状
1.面色苍白:由于外周血红细胞减少,导致皮肤、黏膜呈现苍白状态,这是再生障碍性贫血较为常见的外观表现。儿童患者可能因贫血出现面色萎黄、口唇及甲床苍白等情况,这是因为机体各组织器官供氧不足,影响了正常的血液循环和代谢,使得皮肤黏膜的血液灌注相对减少而呈现苍白色泽。
2.头晕乏力:红细胞携氧能力下降,使得全身组织器官供氧不足,从而引发头晕、乏力等症状。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会感到身体疲倦,活动耐力明显下降,稍微活动就会出现气喘、乏力加重的情况。对于儿童来说,可能表现为玩耍时容易疲劳、不愿活动等;成人则可能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容易感到劳累,影响正常的工作效率。
二、出血相关症状
1.皮肤瘀点瘀斑:血小板减少是导致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患者皮肤会出现散在的瘀点、瘀斑,多分布于四肢等部位。儿童皮肤较为娇嫩,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且由于活动相对较多,磕碰后更易出现皮下出血点。这是因为血小板数量减少,其止血功能受到影响,血管破裂后难以有效止血,导致血液渗出到皮肤下形成瘀点瘀斑。
2.鼻出血:鼻腔黏膜血管丰富,血小板减少时容易发生鼻出血。成人和儿童都可能出现,且可能频繁发作。鼻出血的频率和程度与血小板减少的程度相关,血小板计数越低,鼻出血的可能性越大且越难止住。
3.牙龈出血:牙龈部位的毛细血管丰富,血小板减少会导致牙龈容易出血,在刷牙或进食时较易发生。儿童在换牙期或口腔卫生不良时,牙龈出血可能更为明显,这同样是由于血小板数量不足,无法正常发挥止血作用,使得牙龈部位的小血管破裂后出血不止。
三、感染相关症状
1.发热:白细胞减少使得机体的防御功能下降,容易发生感染,进而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表现为低热或高热,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感染后发热可能更为常见且体温波动较大。感染部位常见于呼吸道、泌尿系统等,如出现咳嗽、咳痰、尿频、尿急等症状,同时伴有发热,这是因为白细胞数量减少,无法有效吞噬和清除入侵的病原体,导致感染扩散并引发发热。
2.呼吸道感染表现:如果发生呼吸道感染,可能出现咳嗽、流涕、咽痛等症状。儿童呼吸道感染时还可能出现呼吸增快等表现,这是由于感染导致呼吸道黏膜炎症,影响了正常的呼吸功能,同时机体为了对抗感染需要消耗更多能量,进一步加重了身体的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