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女性从生育期向老年期过渡阶段因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性激素波动或减少引发的多系统症状群,有月经紊乱等躯体症状及情绪波动、认知改变等精神心理症状,受年龄、性别、不良生活方式、特殊病史等因素影响。
一、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定义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女性从生育期向老年期过渡的特定阶段(一般始于40岁左右,历时10-20年,涵盖绝经前期、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内,因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性激素波动或减少引发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群。
二、躯体症状表现
(一)月经相关症状
此阶段女性月经会出现紊乱,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可能延长或缩短,经量也会发生变化,可增多或减少。
(二)血管舒缩症状
常见潮热,表现为反复出现短暂的面部和颈部皮肤阵阵发红,伴有轰热,继之出汗,一般持续1-3分钟。夜间或应激状态易促发。还可能有盗汗,即睡眠中出汗,严重影响睡眠质量。
(三)心血管症状
可出现心悸,自觉心跳加快、心慌;还可能有眩晕、头痛等,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的血管收缩功能不稳定有关。
(四)骨骼肌肉症状
雌激素缺乏会影响骨代谢,导致骨量丢失加速,易出现骨质疏松,表现为腰背酸痛,且在负重活动或体位改变时加重,严重时可能发生骨折;同时肌肉松弛,肌力减退。
三、精神心理症状表现
(一)情绪波动
女性可能出现情绪波动大的情况,容易激动、烦躁、焦虑、抑郁等,情绪难以自控。
(二)认知功能改变
部分女性会出现记忆力减退,尤其是对近期事件的记忆,同时可能伴有注意力不集中等认知功能方面的变化。
四、相关因素影响
(一)年龄因素
随年龄增长,女性进入围绝经期,卵巢功能自然衰退是导致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根本生理原因,年龄是引发该综合征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
(二)性别因素
主要发生在女性群体中,因女性独特的生殖系统生理结构及激素变化特点决定了围绝经期综合征主要影响女性。
(三)生活方式影响
长期作息不规律、缺乏运动、过度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例如缺乏运动可能导致骨量丢失加速,加重骨质疏松相关症状;长期吸烟饮酒会干扰激素代谢,加剧血管舒缩等症状。
(四)病史因素
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等特殊病史的女性,在围绝经期时,机体免疫状态等可能受激素变化影响,从而使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表现更复杂或加重。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女性特定阶段因性激素变化引发的多系统症状群,了解其相关表现及影响因素,有助于女性更好地认识自身身体变化,采取合理措施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