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会出现贫血、出血、感染相关表现,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出血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感染表现为发热及呼吸道感染症状,分别因红细胞生成减少、血小板异常及白细胞减少功能异常导致相应症状出现。
一、贫血相关表现
1.面色苍白: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由于红细胞生成减少,导致全身组织器官供氧不足,常见面色、眼睑、甲床等部位呈现苍白状态,这是因为血红蛋白携带氧气能力下降,无法为机体提供充足氧供,进而使皮肤黏膜色泽改变,年龄较小的患儿可能因家长未及时察觉而延误病情,对于女性患者可能会影响其外观及自身心理状态。
2.头晕乏力:机体各组织器官缺氧会引发头晕症状,患者会感觉头部昏沉不适,同时全身乏力,活动耐力明显下降,无论儿童还是成人都会出现这种情况,生活方式上可能表现为日常活动后更容易疲惫,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病史方面如果既往有血液系统相关异常可能会增加对此症状的易感性。
二、出血倾向表现
1.皮肤瘀点瘀斑:由于血小板减少及功能异常,患者皮肤容易出现瘀点、瘀斑,多见于四肢等部位,儿童在玩耍过程中可能因轻微碰撞就出现此类表现,需要家长留意,女性患者在生理期可能会因血小板问题导致经量增多等情况,这与血小板无法正常发挥止血功能有关,是因为血小板数量不足或功能异常时,血管破损处难以形成有效血栓来止血。
2.鼻出血:鼻腔黏膜血管丰富,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易出现鼻出血症状,可频繁发生,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因不懂擤鼻等动作而加重出血情况,对于有鼻部基础疾病病史的患者可能会使鼻出血症状更易出现,是因为血小板减少导致鼻腔黏膜出血后不易止住。
3.牙龈出血:刷牙或进食时容易出现牙龈出血,这也是由于血小板减少及凝血功能异常所致,成人在日常口腔清洁时若不注意就可能引发,儿童可能因口腔卫生习惯不良等因素增加牙龈出血风险,病史中有口腔疾病的患者可能会使牙龈出血情况更复杂。
三、感染相关表现
1.发热:由于白细胞减少及功能异常,患者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进而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呈不同程度升高,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发热时可能更易出现惊厥等情况,成人则可能表现为持续或反复低热、高热等,生活方式中不注意个人卫生等可能会增加感染风险,病史中有免疫功能低下相关疾病的患者感染风险更高,是因为白细胞数量不足及功能异常无法有效抵御病原体入侵,从而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发热。
2.呼吸道感染症状:常见咳嗽、咳痰等,若感染累及呼吸道,儿童可能因不会有效咳痰而出现呼吸急促等表现,成人可能会有明显的咳嗽、咳痰且痰液性状可能异常,这是因为感染病原体侵袭呼吸道,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呼吸道出现相应症状,与白细胞功能异常不能及时清除病原体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