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腹膜炎诊断标准
自发性腹膜炎多发生于肝硬化等基础肝病患者,临床表现非特异,需结合实验室及影像学等检查判断。腹水常规检查中白细胞计数等是重要指标,细菌培养是金标准;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升高非特异;腹部超声、CT辅助评估病情;肝硬化患者表现不典型易延误诊断,儿童有基础病出现相关表现也需排查。
一、临床表现相关判断
自发性腹膜炎多发生于肝硬化等基础肝病患者,患者可能出现发热、腹痛、腹部压痛、反跳痛等表现,但这些表现并非特异性,其他疾病也可能有类似表现,所以仅依据临床表现不能确诊,还需结合实验室及影像学等检查综合判断。
(一)发热情况
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不同程度升高,但发热本身不能作为特异性诊断依据,因为其他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炎症也可能引起发热。
(二)腹痛表现
腹痛部位多不固定,程度各异,有的患者腹痛较轻微,易被忽视,这使得单纯依靠腹痛来诊断自发性腹膜炎存在局限性。
二、实验室检查指标
(一)腹水常规检查
1.白细胞计数:腹水白细胞计数是重要指标,一般认为腹水白细胞计数>0.5×10/L,且多形核白细胞(PMN)>0.25×10/L时,高度提示自发性腹膜炎。若PMN比例升高,提示腹腔内存在中性粒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是细菌感染引发炎症的表现。
2.腹水细菌培养:腹水细菌培养阳性是确诊自发性腹膜炎的金标准,但培养需要一定时间,而且可能存在假阴性情况。如果培养出特定的致病菌,如大肠埃希菌等肠道杆菌等,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可明确诊断。
(二)血常规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常升高,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提示机体存在炎症反应,但同样不具有特异性,其他感染性疾病也可能出现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
三、影像学检查辅助
(一)腹部超声检查
腹部超声可观察腹腔内有无腹水、腹水的量以及肝脏、脾脏等脏器的情况,有助于发现基础疾病,如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形态改变等,但对于自发性腹膜炎的直接诊断价值相对有限,主要是作为基础病情评估的手段。
(二)CT检查
腹部CT能更清晰地显示腹腔内的情况,包括有无腹膜增厚、腹腔内有无脓肿形成等,但也主要是辅助评估病情,对于自发性腹膜炎的诊断不是特异性的直接依据。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肝硬化患者
肝硬化患者本身免疫功能相对低下,发生自发性腹膜炎时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如发热不明显、腹痛较轻等,容易延误诊断,所以这类患者一旦出现腹胀加重、精神状态改变等情况,需高度警惕自发性腹膜炎,及时进行腹水相关检查。
(二)儿童患者
儿童发生自发性腹膜炎相对较少见,但如果有基础肝病等情况,出现发热、腹部不适等表现时,也应按照上述诊断标准相关检查进行排查,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更需要密切观察体征变化,及时完善腹水等检查明确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