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会有贫血、出血、感染相关表现,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出血有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感染会发热及有呼吸道感染等相应表现,不同年龄段人群表现有差异,一些生活方式因素会影响相关表现出现及加重,有相关病史或危险因素人群需警惕该病。
一、贫血相关表现
1.面色苍白: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由于红细胞生成减少,导致面色、甲床、口唇等部位呈现苍白状态。这是因为血红蛋白是携带氧气的重要物质,红细胞减少使得血红蛋白含量降低,氧气运输能力下降,从而出现面色苍白的表现。不同年龄段的患者,面色苍白的程度可能有所差异,儿童可能表现为面色萎黄、无光泽,成人则更易察觉面色明显发白。对于有贫血相关家族史或长期营养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出现面色苍白更应警惕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可能。
2.头晕乏力:由于全身组织器官供氧不足,患者常感头晕,活动后乏力症状加重。例如儿童可能在玩耍时较以往容易疲倦,不愿意进行剧烈活动;成人则在日常工作、运动时会比往常更快出现乏力感。长期贫血还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导致头晕症状持续存在,而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熬夜、缺乏运动等可能会加重头晕乏力的感觉,有相关病史的人群更需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变化。
二、出血相关表现
1.皮肤瘀点瘀斑:因血小板减少,患者皮肤容易出现瘀点、瘀斑。一般是由于血管破裂后血小板无法正常发挥止血作用,导致血液渗出在皮肤下形成。儿童皮肤较为娇嫩,更容易出现瘀点瘀斑,且可能在不经意间碰撞后就出现;成人也可能因轻微外伤出现皮肤瘀点瘀斑。生活方式中接触较多易致外伤的环境可能增加皮肤瘀点瘀斑出现的几率,有过血液系统疾病病史的人群要格外留意皮肤状况。
2.鼻出血:鼻腔黏膜血管丰富,血小板减少时易发生鼻出血。儿童鼻出血相对常见,可能与儿童好动、鼻黏膜相对脆弱有关;成人鼻出血也可能因血小板减少而频繁发生。长期处于干燥环境等生活方式因素可能加重鼻出血的情况,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相关危险因素的人群如接触过某些化学毒物等,出现鼻出血需警惕该病。
3.牙龈出血:牙龈部位血管丰富,血小板减少会引起牙龈出血,表现为刷牙时牙龈出血或自发性牙龈出血。对于有口腔卫生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牙龈出血可能更易发生且不易止住。有血液系统疾病病史的患者出现牙龈出血要及时排查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相关疾病。
三、感染相关表现
1.发热:由于白细胞减少,患者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从而出现发热症状。感染可发生在身体多个部位,如呼吸道、泌尿系统等。儿童免疫系统相对不完善,更容易因感染出现发热;成人发热则可能由多种感染灶引起。生活方式中不注意个人卫生、居住环境拥挤等可能增加感染发热的风险,有免疫功能低下相关病史的人群需警惕再生障碍性贫血导致的感染发热。
2.呼吸道感染表现:若发生呼吸道感染,可能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儿童呼吸道感染可能表现为呼吸增快、咳嗽有痰不易咳出等;成人可能出现咳嗽、流涕、咽痛等症状。长期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损害呼吸道黏膜,增加呼吸道感染的易感性,有再生障碍性贫血潜在风险的人群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需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