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缺钙在骨骼方面有囟门闭合异常、头颅畸形、肋骨串珠、鸡胸或漏斗胸、手镯或脚镯样改变、下肢畸形等表现;肌肉方面有肌张力降低、抽搐等表现;其他方面有睡眠不安、毛发稀疏、免疫力下降等表现,家长需关注孩子生长发育,保证日照和合理饮食,发现缺钙表现及时就医。
一、骨骼方面的表现
1.头部表现:
囟门闭合异常:婴儿时期囟门是反映钙代谢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情况下婴儿囟门在1-1.5岁闭合,如果小孩子缺钙,可能会出现囟门闭合延迟的情况,有的甚至会延迟至2-3岁仍未闭合。这是因为钙参与了骨骼的生长发育过程,钙缺乏会影响颅骨的骨化进程。
头颅畸形:长期缺钙还可能导致头颅畸形,出现方颅,表现为额头前突,头颅两侧变平,呈方形。这是由于钙不足影响了颅骨的正常发育,使得颅骨的骨缝过早骨化,而其他部位骨化异常所致。
2.胸部表现:
肋骨串珠:在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因骨样组织堆积而形成钝圆形隆起,似串珠状,称为肋骨串珠。这是因为钙缺乏影响了软骨的正常代谢,导致局部骨样组织增生。
鸡胸或漏斗胸:严重缺钙时,胸部骨骼发育异常,可能出现鸡胸,即胸骨向前突出,形似鸡的胸脯;或者漏斗胸,胸骨向内凹陷,形似漏斗。这是由于钙参与了胸廓的骨骼构建,钙不足使胸廓的骨骼生长发育受影响,出现形态改变。
3.四肢表现:
手镯或脚镯样改变:手腕和脚踝处的骨骼因钙缺乏,骨样组织增生,形成类似手镯或脚镯的隆起。
下肢畸形:幼儿开始站立和行走后,由于骨骼硬度不够,在重力作用下可能出现下肢弯曲,如O型腿(两脚跟并拢时,两膝分离)或X型腿(两膝并拢时,两脚跟分离)。这是因为钙是维持骨骼硬度和强度的重要元素,钙缺乏使骨骼的支撑和承重能力下降,导致下肢形态改变。
二、肌肉方面的表现
1.肌张力降低:小孩子缺钙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可能会发生改变,表现为肌肉张力降低。例如,婴儿可能会出现头项软弱无力,不能很好地竖头;坐、站、走等大运动发育可能落后于正常儿童。这是因为钙参与了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信号传递等生理过程,钙缺乏影响了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
2.抽搐:严重缺钙时可能会出现惊厥、手足抽搐等症状。多见于6个月-2岁的小儿,表现为突然发生两眼上翻、面肌颤动、四肢抽动等。这是由于血钙降低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引起肌肉不自主收缩。
三、其他方面的表现
1.睡眠不安:小孩子缺钙时往往会出现睡眠不踏实,容易惊醒、夜啼等情况。这可能是因为钙缺乏影响了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导致小儿睡眠时容易受到刺激而醒来。
2.毛发稀疏:部分缺钙的小孩子可能会出现头发稀疏、发黄的现象。这与钙对毛囊等组织的营养作用有关,钙缺乏可能影响了毛发的正常生长发育。
3.免疫力下降:钙在免疫系统中也有一定的作用,小孩子缺钙可能会导致免疫力相对降低,更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因为钙参与了免疫细胞的功能调节等过程,钙不足会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温馨提示:对于小孩子缺钙的情况,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在生活方式方面,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的日照时间,因为皮肤经紫外线照射可以合成维生素D,而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钙的需求量不同,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合理安排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含钙丰富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海鲜等。如果发现孩子有上述缺钙表现,应及时带孩子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钙、骨密度等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处理,避免自行盲目补充钙剂等,以免对孩子健康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