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腹膜炎有多种症状,腹痛是主要症状,为持续性剧烈全腹痛,可起始于原发病灶部位并扩散;早期因腹膜刺激有反射性恶心、呕吐,后期可能胃肠功能紊乱致频繁呕吐;病情较轻时体温轻度升高,较重时明显升高呈持续性;有感染中毒症状,如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等,还会有循环系统表现;腹部有压痛、反跳痛及不同程度腹肌紧张,反跳痛是按压后迅速抬手腹痛加剧,板状腹是严重腹膜炎典型体征。
一、腹痛
1.疼痛特点:是腹膜炎最主要的症状,一般为持续性、剧烈的全腹痛,疼痛程度较为严重,难以忍受。这是因为炎症刺激腹膜,导致腹膜受到刺激后产生强烈的痛觉。例如,在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时,患者往往会因剧烈腹痛而辗转不安。女性患者无论处于月经周期的哪个阶段,腹膜炎引起的腹痛表现与男性相似,但需注意月经可能会影响对腹痛原因的判断,比如不能单纯因为月经周期就忽视腹膜炎导致腹痛的可能。
2.疼痛范围:疼痛可波及全腹,但也可能起始于原发病灶部位,然后逐渐扩散。比如,若腹膜炎是由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如输卵管炎、盆腔炎等)引起,初始疼痛可能在下腹部,随着炎症扩散,逐渐蔓延至全腹。
二、恶心、呕吐
1.发生机制:早期是由于腹膜受到刺激引起的反射性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因感染中毒等因素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频繁呕吐,呕吐物可能变得较为混浊,甚至含有胆汁等。女性在患病期间,身体的生理状态可能会影响呕吐的程度,例如妊娠期女性若发生腹膜炎,需要特别关注妊娠情况对呕吐等症状的影响以及呕吐可能带来的脱水等问题。
2.表现特点:恶心、呕吐可频繁出现,患者会感觉胃部不适,有想要呕吐的感觉,然后将胃内物质排出。
三、发热
1.发热程度与规律:病情较轻时,体温可轻度升高,一般在38℃左右;病情较重时,体温可明显升高,可达39℃-40℃甚至更高。发热多为持续性发热,体温呈现出一定的波动,但总体趋势是升高的。女性患者的发热情况可能与自身的内分泌等因素有一定关联,比如在月经期间,女性身体的免疫等功能可能会有一定变化,这可能会对腹膜炎引起的发热产生一定影响,但腹膜炎本身导致的发热主要还是由炎症反应引起。
2.发热原因:是机体对炎症的一种全身性反应,炎症因子释放等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从而出现发热症状。
四、感染中毒症状
1.精神状态:患者可能出现精神萎靡、嗜睡等表现。严重时可出现烦躁不安、意识障碍等情况。女性患者在患病时,由于性别特点,可能在心理等方面会有不同的反应,但腹膜炎导致的感染中毒症状在精神状态上与其他人群相似,不过需要关注女性患者在患病期间的心理压力等因素对精神状态的影响,比如家庭、社会等因素可能会加重患者的不良精神状态。
2.循环系统表现:可出现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表现。当腹膜炎引起严重感染性休克时,会出现脉搏细速、四肢湿冷、尿量减少等休克表现。女性患者在发生循环系统变化时,要注意其自身的生理特点,比如妊娠期女性若出现休克相关表现,会对母婴产生严重影响,需要及时识别和处理。
五、腹部体征
1.压痛、反跳痛:腹部有明显的压痛,以原发病灶处最为明显,同时伴有反跳痛,这是腹膜炎的重要体征。反跳痛是指医生按压腹部某一部位后,迅速抬手时患者腹痛加剧。女性患者进行腹部体征检查时,要注意与女性生殖系统相关器官的位置关系,避免因误判而延误病情。
2.腹肌紧张:腹肌紧张程度可因病情轻重而异,轻型腹膜炎时腹肌紧张可能较轻,重型腹膜炎时腹肌紧张明显,甚至呈板状腹。板状腹是指腹部肌肉僵硬,如同木板一样,这是严重腹膜炎的典型体征之一。女性患者的腹肌紧张情况可能会因为个体差异以及原发病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本质上都是炎症刺激腹膜引起腹肌保护性收缩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