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受母体因素(感染、子宫异常、妊娠期合并症)、胎儿及胎盘因素(多胎妊娠、胎盘异常)、其他因素(生活方式、社会心理因素)影响,孕妇生殖道感染等母体感染因素约30%-40%致早产,子宫畸形等子宫异常易引发早产,妊娠高血压等合并症增加早产风险,多胎妊娠子宫过度膨胀易早产,前置胎盘等胎盘异常易致早产,吸烟酗酒等生活方式及社会心理因素也与早产相关
一、母体因素
1.感染因素:孕妇生殖道感染是早产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例如细菌性阴道病,阴道内的有害菌大量繁殖,产生炎症反应,会释放炎症介质,刺激子宫收缩,从而增加早产风险。研究表明,约30%-40%的早产与感染有关,常见的病原体有厌氧菌、衣原体、支原体等。不同年龄段的孕妇感染风险有所不同,一般育龄女性都可能面临感染风险,但年龄过小或过大的孕妇免疫力相对较弱,更易发生感染。生活方式方面,不注意个人卫生、有多个性伴侣等会增加感染概率。有生殖道感染病史的孕妇再次发生早产的风险更高。
2.子宫异常:子宫畸形如双角子宫、单角子宫等,子宫的形态异常会影响胚胎的着床和发育环境,导致子宫肌层对收缩刺激的敏感性增加,容易引发早产。子宫肌瘤也可能影响子宫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较大的子宫肌瘤会改变宫腔形态,阻碍胎儿生长,增加早产几率。对于有子宫异常的孕妇,无论是先天性的子宫畸形还是后天的子宫肌瘤,都需要密切监测孕期情况,年龄较大的孕妇可能本身存在子宫相关的退行性变化,更易出现子宫异常相关的早产风险。生活方式中不良的习惯可能会加重子宫异常对早产的影响。
3.妊娠期合并症:妊娠高血压疾病会导致孕妇全身小动脉痉挛,子宫胎盘血流灌注减少,胎盘功能受损,进而引发早产。妊娠糖尿病时,高血糖环境会影响胎儿的代谢和生长,增加胎儿宫内窘迫等情况的发生,从而导致早产风险升高。患有这些合并症的孕妇,不同年龄阶段的处理方式有所差异,年龄较小的孕妇可能身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好,但也不能忽视合并症的影响;年龄较大的孕妇则需要更谨慎地控制病情。生活方式上,合理的饮食和运动对于控制妊娠期合并症有重要作用,如妊娠糖尿病孕妇需要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等。
二、胎儿及胎盘因素
1.多胎妊娠:多胎妊娠时,子宫过度膨胀,超过了子宫的耐受限度,容易引发宫缩导致早产。双胎妊娠早产的发生率约为50%,三胎及以上则更高。多胎妊娠中胎儿的发育情况、胎盘的功能等都与单胎不同,多个胎儿的生长对子宫空间和营养的需求更大,增加了子宫收缩的可能性。无论是自然受孕还是辅助生殖技术导致的多胎妊娠,都属于早产的高危因素,不同年龄的孕妇多胎妊娠的情况不同,年龄较大的孕妇进行辅助生殖技术多胎妊娠的风险相对更高。
2.胎盘异常:前置胎盘是指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妊娠晚期或临产时可发生无诱因、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容易引发早产。胎盘早剥是指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会引起子宫强烈收缩,导致早产。胎盘功能低下时,胎儿获取营养和氧气不足,也会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加早产风险。胎盘异常的情况在不同孕期的表现不同,对于有胎盘异常的孕妇,需要密切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年龄因素可能会影响胎盘的功能状态,如高龄孕妇胎盘功能本身可能存在一定退化,更容易出现胎盘异常相关的早产问题。
三、其他因素
1.生活方式因素:孕妇吸烟、酗酒是早产的重要危险因素。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减少胎盘血流灌注,影响胎儿供氧和营养供应;酗酒会干扰胎儿的正常发育,增加早产的发生几率。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等不良精神状态下,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子宫的收缩功能,增加早产风险。不同生活方式习惯的孕妇,其早产风险不同,例如长期熬夜、缺乏运动的孕妇相对更容易出现早产相关问题。
2.社会心理因素:孕妇的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精神压力过大等也与早产相关。经济条件差可能导致孕妇无法获得良好的医疗保健和营养支持,从而增加早产风险;精神压力过大时,体内会分泌过多的应激激素,影响子宫的正常生理功能,引发早产。年龄较小的孕妇可能在面对社会心理因素时应对能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