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脓肿是肝脏受细菌、阿米巴原虫或真菌等病原体侵袭致肝脏组织化脓性炎症形成局限性脓腔病变,细菌性肝脓肿多由胆道、门静脉等途径细菌侵入,常见大肠杆菌等;阿米巴性肝脓肿是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经血流达肝且多有阿米巴痢疾病史;真菌性肝脓肿常见于免疫力低下人群如长期用广谱抗生素等,儿童因免疫不完善、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等易患,女性男性发病无绝对性别差异,有胆道疾病史等会增加发病风险。
细菌性肝脓肿:多由胆道系统(如胆道蛔虫、胆管结石等引发胆道梗阻,使细菌经胆道逆行侵入肝脏)、门静脉系统(如肠道感染、阑尾炎等导致细菌经门静脉入肝)或肝动脉等途径让细菌进入肝脏,在肝脏内引发炎症反应,逐步形成脓肿,常见致病菌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阿米巴性肝脓肿:是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经肠道病变处进入血流,继而到达肝脏,破坏肝组织形成脓肿,多有阿米巴痢疾病史,滋养体在肝脏内繁殖、破坏肝组织致脓肿形成。
真菌性肝脓肿:常见于免疫力低下人群,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接受化疗或器官移植等情况,真菌(如念珠菌、曲霉菌等)侵入肝脏,在肝脏内生长繁殖,引发炎症反应形成脓肿,此类患者常存在基础疾病导致免疫功能受影响,使真菌易侵袭肝脏。不同人群中,儿童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可能存在肠道感染等情况易患相关肝脓肿;老年人若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胆道疾病等)且免疫力相对低下,更易被病原体侵袭引发肝脓肿;女性和男性在发病风险上无绝对性别差异,但具体发病与各自接触感染源等情况相关;生活方式中,有胆道疾病史、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糖尿病控制不佳等情况会增加肝脓肿发生风险;病史中有胆道梗阻、肠道感染、免疫功能缺陷等情况时,肝脏受病原体侵袭形成脓肿的可能性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