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多发生于妊娠晚期需关注孕妇症状与实验室检查等早期表现,治疗核心是及时终止妊娠及进行支持对症治疗,包括纠正代谢紊乱、营养支持,特殊人群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等并注意休息、饮食、心理,治疗中需考量孕周等情况及选择合适分娩方式以保障母儿安全。
一、早期诊断要点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多发生于妊娠晚期(通常孕28-40周),需密切关注孕妇症状与实验室检查。孕妇可出现恶心、呕吐、乏力等非特异性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黄疸、上腹不适等。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清转氨酶轻至中度升高、血小板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胆红素升高且以直接胆红素为主等,肝脏超声等影像学检查可辅助评估肝脏情况,一旦有疑似表现需高度警惕并尽早明确诊断。
二、治疗核心措施
1.终止妊娠:这是挽救母儿生命的关键。因为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病情进展迅速,及时终止妊娠可阻断病情进一步恶化,不管孕周大小,只要诊断明确且符合终止妊娠指征就应尽快实施。
2.支持对症治疗
纠正代谢紊乱:由于患者常存在低血糖情况,需积极纠正低血糖,通过补充葡萄糖等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针对凝血功能障碍,可补充凝血因子等改善凝血状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根据患者的电解质检查结果,补充相应的钠、钾、氯等电解质,保证内环境稳定。
营养支持: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保证孕妇摄入充足的热量等营养物质,以维持身体基本代谢需求,促进身体恢复。
三、特殊人群(孕妇)注意事项
孕妇在整个诊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胎儿宫内情况等。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减少身体消耗。饮食上需给予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以满足自身和胎儿的营养需求。同时要关注孕妇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疏导,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因为不良情绪可能影响病情恢复。
四、治疗中的关键考量因素
要充分考虑孕妇的孕周、既往病史等情况。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孕妇,需综合评估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及治疗对基础疾病的影响。在终止妊娠方式的选择上,要根据孕妇具体情况,如宫颈条件等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同时要密切监测胎儿在终止妊娠过程中的情况,最大程度保障母儿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