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肾综合征致肾功能现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电解质紊乱等,全身有肝硬化腹水相关、黄疸、营养不良、循环系统异常、呼吸功能受影响等表现,老年患者症状可能不典型需密切监测,儿童少见但有肝硬化基础出现相关情况要高度警惕。
一、肾功能相关症状
1.少尿或无尿:肝肾综合征是肝硬化腹水伴随肝肾衰竭常见的肾脏表现,由于肾脏血流灌注不足,肾小球滤过率显著下降,患者可出现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的少尿症状,若少于100ml则为无尿,这是肾脏排泄功能严重受损的直接体现,与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血管活性物质失衡密切相关。
2.氮质血症:血液中尿素氮、肌酐等代谢废物因肾脏排泄障碍而蓄积,实验室检查可见血肌酐(正常男性约53~106μmol/L,女性约44~97μmol/L)、尿素氮(正常范围约3.2~7.1mmol/L)水平明显升高,反映肾脏清除代谢废物能力大幅下降。
3.电解质紊乱:常见低钠血症,因肾脏对钠的排泄及重吸收功能紊乱,血钠浓度低于135mmol/L,患者可出现乏力、恶心等表现,严重低钠可影响神经系统功能;还可能伴随钾代谢紊乱,如低钾血症等,与肾脏调节电解质平衡失调有关。
二、全身表现
1.肝硬化腹水相关表现:腹部膨隆明显,查体移动性浊音阳性,是由于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等因素导致腹腔内液体潴留,患者腹胀感显著,严重时可影响呼吸及活动。
2.黄疸:因肝功能减退,胆红素代谢障碍,出现皮肤黏膜黄染,血总胆红素(正常范围约3.4~17.1μmol/L)升高,提示肝细胞受损及胆红素排泄障碍,是肝功能衰竭的重要标志之一。
3.营养不良:肝功能减退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及代谢,患者可出现消瘦、乏力等表现,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并发感染等其他并发症,与肝脏合成功能及代谢调节紊乱密切相关。
4.循环系统异常: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导致低血压,患者可感觉头晕、心慌等,与肝肾综合征时肾脏血流减少,进而引起心输出量及循环血量改变有关;还可能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进一步加重肝肾损害。
5.呼吸功能受影响:大量腹水压迫膈肌,导致肺通气功能受限,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活动耐力下降,这是腹水增多对胸腔脏器压迫产生的继发表现。
三、特殊人群特点
老年患者:肝肾衰竭时症状可能更不典型,需密切监测尿量、肾功能指标及电解质变化,因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对肝肾损害的代偿能力下降,应更积极关注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早期异常。
儿童患者:肝硬化伴肝肾衰竭相对少见,但若有肝硬化基础,出现少尿、血肌酐升高等情况需高度警惕,儿童对液体及电解质平衡变化更敏感,需加强液体管理及肾功能监测,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