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患者常见心悸(约70%-80%出现,与心房无序颤动致节律紊乱及基础病、不健康生活方式有关)、气短(因心房收缩功能丧失、心输出量减少影响肺部气体交换,老年患者更易且显著)、乏力(心脏泵血受影响致组织器官供血不足,未控及生活方式不健康者更重)、头晕或黑矇(心脏输出量减少致脑部供血不足,老年及合并低血压者风险高)、胸部不适(可能与心肌缺血有关,有冠心病史者更明显需警惕心肌缺血加重等)等症状。
气短:患者会感到呼吸急促、困难,活动耐力下降。在进行日常活动,如快走、爬楼梯时,症状可能会更加明显。研究表明,房颤导致心房收缩功能丧失,心室充盈不足,心输出量减少,进而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气短症状。老年房颤患者由于心肺功能本身相对较弱,发生气短的概率可能更高,且症状往往更为显著。
乏力:患者会感觉全身疲倦、没有力气,即使经过休息也难以缓解。这是因为房颤时心脏泵血功能受到影响,身体各组织器官供血不足,能量供应减少所致。长期患有房颤且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乏力症状会比较突出,而生活方式不健康(如缺乏运动、营养不良)的房颤患者,乏力情况可能会加重。
头晕或黑矇:部分房颤患者会出现头晕,严重时可能发生黑矇,甚至晕厥。这是由于房颤时心脏输出量减少,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起的。对于老年房颤患者,本身存在脑血管储备功能下降的情况,发生头晕、黑矇的风险更高,若同时合并有低血压等情况,症状会更加严重。
胸部不适:有些患者会感到胸部疼痛、压迫感或不适感。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心肌缺血有关,因为房颤时心脏节律异常,影响冠状动脉的血流灌注。有冠心病病史的房颤患者,胸部不适的症状可能更为明显,且需要警惕心肌缺血加重甚至心肌梗死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