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分心源性与非心源性,心源性主要由冠心病相关病变引发如急性心梗致电生理紊乱,高发于有冠心病史、长期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等人群且男性发病风险可能更高;非心源性包括窒息相关(儿童溺水需注意)、严重电解质紊乱(肾功能不全等易致)、肺栓塞(有静脉血栓等病史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相关(颅脑外伤等可导致)。
一、心源性心脏骤停
心源性心脏骤停主要由心脏本身的器质性病变引发,其中最常见的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相关病变。例如,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肌缺血坏死导致电生理紊乱,易引发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从而致使心脏骤停。此类情况在有冠心病病史、长期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等生活方式因素影响的人群中高发,男性相对女性发病风险可能更高,因冠心病发病存在性别差异,且这些生活方式因素会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二、非心源性心脏骤停
(一)窒息相关
如溺水、异物堵塞气道等导致呼吸停止,进而引发心脏骤停。儿童因好奇心强、自我保护能力弱,溺水风险相对较高,需特别注意儿童在水边的安全监管,避免发生溺水导致窒息进而心脏骤停的情况。
(二)严重电解质紊乱
严重高钾血症或低钾血症可影响心肌电活动,导致心脏骤停。常见于肾功能不全患者,因肾脏排钾功能障碍易致高钾血症;长期使用利尿剂等药物的人群,若未合理监测电解质,易出现低钾血症,需关注这类有基础病史人群的电解质情况。
(三)肺栓塞
肺动脉主干或主要分支栓塞可引起急性右心衰竭,进而导致心脏骤停。有静脉血栓病史、长期卧床(如术后长期卧床、瘫痪患者)等情况的人群,发生肺栓塞风险较高,需警惕此类情况引发心脏骤停。
(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相关
严重的颅脑外伤、脑出血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因颅内压急剧升高影响自主神经调节,进而干扰心脏功能,可导致心脏骤停。有颅脑外伤病史、脑血管疾病病史的人群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预防心脏骤停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