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肾损伤多在过敏性紫癜发病后出现肾脏相关表现包括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晚期有肾功能减退表现,尿常规可初筛镜下血尿、蛋白尿,肾功能检查早期多正常进展时血肌酐、尿素氮可升高,肾活检是金标准可明确病理表现,儿童需家长密切观察尿液性状并定期检查,老年人肾功能减退表现隐匿需谨慎评估各项检查结果意义。
一、临床表现评估
紫癜肾损伤多在过敏性紫癜发病后1~8周出现肾脏相关表现,需关注患者皮肤紫癜情况基础上,观察有无肾脏受累症状。常见肾脏表现包括血尿(可表现为镜下血尿,即尿常规检查发现红细胞增多)、蛋白尿(尿中出现蛋白,可通过尿常规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部分患者可出现水肿、高血压等表现,若病情进展至晚期,还可能出现肾功能减退相关表现,如乏力、食欲减退等。
二、实验室检查指标
1.尿常规:是初步筛查紫癜肾损伤的重要项目。镜下血尿表现为尿沉渣中红细胞计数增多,且尿红细胞形态多为肾小球源性;蛋白尿则表现为尿蛋白定性阳性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升高,提示肾小球滤过及重吸收功能可能受损。
2.肾功能检查: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可反映肾功能状态。早期紫癜肾损伤患者肾功能多正常,若病情进展,血肌酐、尿素氮可升高,提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功能受损。
三、肾活检检查
肾活检是诊断紫癜肾损伤的金标准。通过肾活检可明确肾脏病理改变情况,如可见肾小球系膜区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沉积,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等病理表现,有助于明确诊断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患紫癜肾损伤时,由于表述能力有限,需家长密切观察其尿液性状,如是否有泡沫尿等,且儿童病情变化可能较迅速,需定期进行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肾脏受累情况并及时干预。
老年人:老年人患紫癜肾损伤时,肾功能减退的表现可能较隐匿,需定期监测肾功能、尿常规等指标,同时关注是否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对肾脏功能的影响,在检查和诊断过程中需更谨慎评估各项检查结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