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的原因包括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心源性有冠心病相关心肌梗死(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致血栓形成使心肌急性缺血诱发室颤,与高龄等因素相关)、心肌病(扩张型与遗传等有关、肥厚型因遗传致心肌肥厚影响功能)、先天性心脏病(如法洛四联症等复杂先心在诱因下右向左分流加重引发骤停);非心源性有严重电解质紊乱(高钾因肾病等、低钾因长期腹泻等影响心肌电活动)、急性肺栓塞(大块致右心衰竭)、严重颅脑损伤(颅内压高致自主神经失衡)、大量失血(急性大量失血致循环血容量骤减)。
一、心源性原因
1.冠心病相关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引发血栓形成,导致血管急性阻塞,心肌急性缺血,进而诱发致命性心律失常(如室颤),是心脏骤停最常见的心源性原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高龄、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相关,老年人因血管老化等因素更易罹患。
2.心肌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常与遗传、感染等因素有关,心肌广泛受损致收缩功能下降)、肥厚型心肌病(遗传因素导致心肌肥厚,影响心脏舒张功能,易引发心律失常)等,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可导致心脏骤停。
3.先天性心脏病:如法洛四联症等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在某些诱因下(如剧烈运动、感染等)可出现右向左分流加重,影响心输出量,引发心脏骤停,多见于儿童群体,需关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病情监测。
二、非心源性原因
1.严重电解质紊乱:
高钾血症:常见于慢性肾病患者,肾脏排钾功能障碍,或大面积创伤、溶血等导致钾离子大量释放,干扰心肌电活动,引起心脏骤停;低钾血症可由长期腹泻、大量应用利尿剂等引起,影响心肌的兴奋性和传导性。
2.急性肺栓塞:大块肺栓塞使肺动脉阻力急剧增加,右心后负荷显著升高,导致右心衰竭,进而影响心脏整体功能,引发心脏骤停,长期卧床、骨折术后患者等为高危人群。
3.严重颅脑损伤:颅内压急剧升高时,可通过神经反射影响自主神经功能,导致心脏自主调节失衡,引发心脏骤停,此类患者多有明确的头部外伤等病史。
4.大量失血:急性大量失血使循环血容量骤减,心输出量严重不足,组织器官灌注急剧下降,最终导致心脏骤停,外伤、消化道大出血等是常见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