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原因有心源性的冠心病相关致心肌急性缺血坏死影响电活动和泵血、心肌病致心肌受损或流出道梗阻、心律失常中室颤室速等恶性引发,非心源性的有呼吸系统疾病致通气受限缺氧、电解质紊乱致心肌电位或电生理异常、过敏反应致呼吸循环衰竭、药物中毒致心律失常、低温电击伤等干扰心脏电活动或代谢。
一、心源性原因
1.冠心病相关: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见诱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使心肌急性缺血坏死,影响心脏的电活动和泵血功能,进而引发心脏骤停。据临床研究,约80%的心脏骤停由冠心病及其并发症引起。
2.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肌广泛受损,收缩功能下降;肥厚型心肌病可因心肌肥厚导致流出道梗阻,影响心脏正常舒缩,均可能引发心脏骤停。例如,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因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在运动或情绪激动等情况下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导致心脏骤停。
3.心律失常:室颤是最常见的可导致心脏骤停的恶性心律失常,心室肌发生无序的颤动,丧失有效的收缩与舒张;室速也可快速恶化进展为室颤,从而引发心脏骤停。如某些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患者,易出现尖端扭转型室速等恶性心律失常,增加心脏骤停风险。
二、非心源性原因
1.呼吸系统疾病:严重的哮喘发作可导致气道痉挛、通气严重受限,引起严重缺氧,进而影响心脏功能;溺水、窒息等导致气体交换障碍,机体缺氧,也可引发心脏骤停。研究显示,溺水者因缺氧导致心脏骤停的比例较高。
2.电解质紊乱:严重的高钾血症可使心肌细胞膜电位异常,导致心肌兴奋性降低、传导阻滞,甚至出现心脏骤停;低钾血症也会影响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增加心律失常发生风险,进而引发心脏骤停。例如,肾功能不全患者易出现电解质紊乱,若未及时纠正,可能诱发心脏骤停。
3.过敏反应: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可因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导致呼吸循环衰竭,进而引发心脏骤停。如对某些药物、食物等过敏者,在接触过敏原后若未及时救治,可能迅速出现心脏骤停。
4.药物中毒:洋地黄类药物过量可导致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室速等,严重时引发心脏骤停;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不当,也可能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导致心脏骤停。
5.其他:低温可抑制心肌细胞的电活动和代谢,导致心脏骤停;电击伤可直接损伤心肌组织,干扰心脏的正常电活动,引发心脏骤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