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破裂是妇科常见急腹症,多发生在卵巢黄体期,发病原因有自动破裂和外力作用,临床表现为突发一侧下腹痛、内出血表现等,诊断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治疗分保守和手术,不同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发病原因
1.自动破裂:正常情况下,黄体内有少量出血,但如果出血太多,可能增加黄体内的压力,从而发生自发性破裂。有人认为,血管黄体化期间,功能不全,易发生黄体内毛细血管出血,从而导致黄体破裂。
2.外力作用:如下腹受到撞击,以及剧烈跳跃、奔跑、用力咳嗽或解大便时,腹腔内压力突然升高,可促使成熟的黄体发生破裂。此外,性生活时女性生殖器官扩张充血,黄体内张力升高,加上男方动作粗鲁,妇方下腹部受到强烈的冲击,也可导致黄体破裂。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腹痛:突发的一侧下腹部疼痛是主要表现,疼痛程度不一,部分人疼痛较剧烈,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不适;也有部分人症状相对较轻。
内出血表现:如果出血量较少,可能仅有下腹部轻度疼痛;若出血较多,可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失血性休克的表现。
2.体征:腹部可有压痛、反跳痛,妇科检查时可发现一侧附件区有压痛性包块。
三、诊断方法
1.病史:详细询问患者的月经周期、有无下腹部外伤等情况。
2.体格检查:重点检查腹部情况以及妇科情况。
3.辅助检查
超声检查:可发现附件区包块以及盆腔积液等情况,有助于诊断黄体破裂。
血常规:了解血红蛋白等指标,判断有无贫血及贫血的程度。
四、治疗方式
1.保守治疗:适用于症状较轻、出血少的患者。让患者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以及腹痛等情况,同时给予止血等对症支持治疗。
2.手术治疗:对于出血较多、病情较严重的患者,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如黄体破裂修补术等。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育龄女性:育龄女性要注意避免腹部受到外力撞击,在性生活中要注意动作轻柔。如果出现突发的一侧下腹部疼痛,要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2.青春期女性:青春期女性由于生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黄体功能可能不太稳定,相对更容易发生黄体破裂。要注意生活规律,避免剧烈运动等可能诱发黄体破裂的因素,一旦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就诊。
3.有妇科基础疾病女性:本身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基础疾病的女性,黄体破裂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这类女性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黄体破裂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