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有三大症状,心悸表现为自觉心跳加快伴心慌感,与心房电活动紊乱、心室率不规则有关,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气短是轻度活动甚至休息时就呼吸急促,因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肺循环淤血致气体交换受影响,不同情况气短表现不同;乏力是全身没力气、活动耐力下降,因心脏泵血不良致全身组织器官供血不足、能量供应减少,不同生活方式、年龄层及有基础疾病者乏力表现有别。
具体表现及相关机制:患者会自觉心跳加快,伴有心慌感,可突然发作或逐渐发生。房颤时心房电活动紊乱,心室率不规则,当心室率较快时就容易引发心悸症状。例如,研究发现房颤患者中心悸发生率较高,这与心房无序收缩、心室充盈和射血不稳定有关。在不同年龄人群中,老年人可能因基础心脏功能下降等因素,心悸症状可能更为明显;而年轻人若出现房颤,心悸也会是较为突出的早期表现之一。对于有基础心血管病史的人群,如既往有冠心病等病史者,房颤发作时心悸症状可能会因基础病情的影响而加重。
气短
具体表现及相关机制:在轻度活动甚至休息时就可能出现呼吸急促的情况。这是因为房颤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心输出量减少,肺循环淤血,影响了肺部的气体交换。比如,房颤患者由于心脏排血减少,机体各器官灌注不足,为了满足身体的氧需求,呼吸会加快加深,从而表现出气短。不同性别方面,一般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导致气短表现不同,但在女性妊娠等特殊生理状态下,若合并房颤,气短症状可能会因身体负荷增加而更易被察觉。年龄较大的人群,心肺功能本身有所减退,房颤引发的气短可能会更严重,对日常生活影响更大。有慢性肺部疾病病史的房颤患者,气短症状可能会叠加,加重不适。
乏力
具体表现及相关机制:患者会感觉全身没有力气,活动耐力明显下降。这是由于房颤时心脏泵血功能不良,导致全身组织器官供血不足,能量供应减少。例如,心脏输出量降低会使骨骼肌等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和氧供,进而出现乏力症状。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缺乏运动的房颤患者,本身肌肉力量较弱,房颤引发的乏力可能会让其活动能力进一步受限;而经常运动的人,一旦出现房颤导致的乏力,会更明显地感觉到日常生活和运动耐力的下降。不同年龄层中,老年房颤患者由于身体机能衰退,乏力症状可能会持续存在且较为显著,影响其独立生活能力;儿童房颤较为罕见,但一旦发生,乏力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相关的活动。有贫血等基础疾病的房颤患者,乏力症状可能会被放大,需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和房颤的共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