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是常见心律失常,规则有序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颤动波,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症状包括约70%-80%患者出现的心悸、活动后气短、全身乏力、头晕或黑矇等,部分患者无明显典型症状,长期房颤可致并发症及诱发其他症状。
一、房颤的定义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是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生机制较为复杂,与心房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电生理特性异常等多种因素相关。
二、房颤的症状
1.心悸
患者常感觉心跳加快、心慌,有的可伴有心前区不适。研究表明,约70%-80%的房颤患者会出现心悸症状。例如,一些长期患有高血压且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房颤,而心悸是他们较早察觉房颤的常见表现之一。在年龄较大的人群中,由于心脏传导系统功能逐渐减退等因素,房颤导致的心悸可能更为明显。
2.气短
活动后气短是较为常见的症状。这是因为房颤时心房收缩功能丧失,心室充盈及心排出量减少,影响了心脏的泵血功能,导致肺部淤血等情况。比如,一位患有房颤的老年人在进行日常轻度活动,如慢走时就会出现明显的气短,这是由于心脏功能因房颤受到影响,无法满足身体活动时对血液和氧气的需求。对于有长期吸烟史的房颤患者,由于本身肺部功能可能已受一定影响,气短症状可能会更加突出。
3.乏力
患者会感到全身疲倦、没有力气。这是因为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身体各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从而出现乏力感。例如,房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难以完成原本轻松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洗碗等,明显感觉体力不支。在女性房颤患者中,由于生理特点和可能存在的雌激素水平等因素影响,乏力症状有时可能被忽视,但同样需要引起重视。
4.头晕或黑矇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晕,严重时可发生黑矇,甚至晕厥。这是因为房颤时心室率不规则,心排出量不稳定,导致脑供血不足。对于有脑血管基础疾病的房颤患者,如既往有脑梗死病史,发生头晕、黑矇等脑供血不足症状时,发生脑卒中复发的风险会增加。老年房颤患者由于血管弹性下降等原因,更容易出现脑供血不足相关的头晕、黑矇症状。
5.其他症状
有些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上述典型症状,而是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诊时通过心电图等检查发现房颤。另外,长期房颤还可能导致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出现相应的症状,如活动耐量进一步下降、双下肢水肿等。对于合并有冠心病的房颤患者,还可能诱发心绞痛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