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原因包括心源性的冠心病相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急性心梗引发心脏骤停且老年风险高)、心肌病(扩张型、肥厚型影响结构功能致骤停,肥厚型在年轻运动员常见),非心源性的窒息(如溺水、异物致气道梗阻引发,儿童风险高)、严重电解质紊乱(高钾、低钾干扰心肌电活动致骤停)、严重创伤与大量失血(损伤心脏血管、失血致心输出量不足)、过敏反应(气道水肿痉挛、血管扩张致骤停)。
一、心源性原因
1.冠心病相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病因,粥样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可致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坏死可导致心脏电活动紊乱及泵血功能丧失,从而引发心脏骤停。例如,大量临床研究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约半数会发生心脏骤停,其机制与心肌细胞的缺血损伤、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老年人群因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高,此类心源性心脏骤停风险相对较高。
2.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可影响心肌结构和功能,扩张型心肌病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下降;肥厚型心肌病可引起心室流出道梗阻、心肌缺血等,均可能诱发心脏骤停。其中,肥厚型心肌病在年轻运动员群体中相对常见,运动员因高强度运动可能加重心肌负荷,增加心脏骤停风险。
二、非心源性原因
1.窒息:如溺水时水进入呼吸道导致气道梗阻,异物(如食物、玩具等)堵塞气道引起窒息,使机体无法获取氧气,进而引发心脏骤停。儿童由于气道较窄、好奇心强且吞咽功能不完善,发生异物窒息导致心脏骤停的风险相对较高,需特别注意避免儿童接触小颗粒物品。
2.严重电解质紊乱:
高钾血症:常见于肾功能不全、严重创伤等情况,血钾浓度显著升高可干扰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导致心肌兴奋性、传导性异常,引发心脏骤停。例如,肾功能衰竭患者若未有效控制血钾水平,易出现高钾血症相关的心脏并发症。
低钾血症:长期腹泻、大量呕吐或使用排钾利尿剂等可导致低钾血症,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改变,可引起心律失常,严重时引发心脏骤停。老年人因胃肠道功能减退、长期服用利尿剂等,较易发生低钾血症。
3.严重创伤与大量失血:严重的颅脑外伤、胸部外伤等可直接损伤心脏或重要血管,大量失血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急剧减少,心输出量不足,进而引发心脏骤停。创伤患者中,失血性休克若未及时纠正,心脏骤停发生率显著增加,尤其重伤患者需快速评估和处理。
4.过敏反应:严重的过敏反应可导致气道水肿、支气管痉挛,引起气道梗阻,同时血管扩张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下降,最终引发心脏骤停。过敏体质人群接触过敏原后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发生心脏骤停的风险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