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调控需保证光线充足均匀无频闪避免直射,合理用眼要控制时长每段休息并保持正确姿势,饮食应摄入含维生素A、C、E、叶黄素等有益营养素,要规范做眼保健操和保证两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儿童青少年是视力发育关键期需注重用眼管理保证睡眠,成年长期近距离用眼者可定期检查并增叶黄素摄入以维护眼部健康。
一、环境因素调控
1.光线条件:阅读书写时应确保光线充足且均匀,避免过强或过暗光线。室内照明建议使用无频闪的台灯,亮度维持在500~1000勒克斯,同时避免光线直接照射眼部,以防产生眩光加重眼疲劳。对于儿童青少年,学习区域的光线需符合国家标准,过暗光线会使眼睛过度调节,易引发近视;过强光线则会刺激眼部,导致不适。
二、合理用眼习惯
1.控制用眼时长:每连续用眼30~40分钟需休息10~15分钟,可通过向6米以外远处眺望、做眼保健操等方式放松眼部。科学研究表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使睫状肌持续处于紧张收缩状态,进而引发眼疲劳并促使近视进展。儿童青少年因眼部调节功能尚不完善,更需严格限制单次用眼时长,例如每次使用电子设备不超过20分钟,间隔20分钟向远处眺望20秒。
2.保持正确用眼姿势:阅读书写时应保持眼睛与书本距离约33厘米,身体与书桌保持一拳、一尺、一寸的距离(胸口离桌沿一拳,眼睛离书本一尺,手指离笔尖一寸),避免躺卧、乘车等情况下用眼,这些不当姿势会增加眼部负担,诱发近视与眼疲劳。
三、饮食营养补充
1.摄入有益营养素:日常饮食应富含维生素A(如胡萝卜、菠菜)、维生素C(如橙子、猕猴桃)、维生素E(如坚果)及叶黄素(如蓝莓、羽衣甘蓝)等。维生素A参与视网膜视紫红质的合成,缺乏会影响暗适应能力;维生素C、E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保护眼部组织免受自由基损伤;叶黄素能过滤蓝光,保护黄斑区,多项研究证实充足摄入此类营养素有助于维护视网膜健康,缓解眼疲劳。
四、眼部运动与户外活动
1.眼保健操:规范进行眼保健操,通过按摩睛明穴、四白穴、太阳穴等眼部周围穴位,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肌紧张。例如揉按睛明穴可改善眼部气血供应,四白穴能调节眼周神经功能,坚持每日按时做眼保健操对预防近视和减轻眼疲劳有积极作用。
2.增加户外活动:每日保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阳光中的蓝光可刺激视网膜分泌多巴胺,抑制眼轴伸长,对预防近视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儿童青少年,户外活动不仅能放松眼部,还能通过接触自然缓解精神压力,利于眼部健康。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青少年:此阶段是视力发育关键期,需格外注重用眼管理,家长应监督孩子保持良好用眼习惯,控制电子设备使用时间,保证充足睡眠(小学生10小时、中学生9小时),睡眠不足会影响眼部代谢与修复,增加近视风险。
2.成年人群:长期从事近距离用眼工作者(如程序员、学生等),除遵循上述用眼习惯外,可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及时发现视力变化并调整用眼方式,同时可适当增加富含叶黄素的食物摄入,维护眼部长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