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妄想症存在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与行为等多方面障碍。感知觉障碍中幻听多见;思维障碍核心是妄想,包括被害、关系、影响等妄想;情感障碍表现为情感不协调;意志与行为障碍有意志减退及行为异常,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各障碍表现有差异,且病史、不健康生活方式可影响各障碍状况。
一、感知觉障碍
1.幻觉:是精神妄想症常见的感知觉障碍表现,其中幻听较为多见,患者可听到不存在的言语性声音,内容可能是对其进行评论、命令等。例如,患者可能听到有人在议论自己的行为、思想等,这种幻听往往具有相对持续性且对患者的思维、情感和行为产生较大影响,不同年龄、性别等人群均可出现,若有相关病史的患者可能因病情波动而使幻觉症状加重,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过度劳累、精神高度紧张等也可能诱发或加重幻觉症状。
二、思维障碍
1.妄想:是精神妄想症的核心症状,具有独特性和荒谬性。常见的妄想类型有被害妄想,患者坚信自己被他人迫害、跟踪、监视等,无端怀疑周围人对自己有不良企图;关系妄想,患者将环境中与自己无关的事物都认为与自己有关系,比如认为周围人的谈话是在议论自己,街上的标语、广播的内容等都针对自己;影响妄想,患者觉得自己的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受到外界某种力量如电波、仪器等的干扰、控制或操纵等。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妄想内容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患者妄想内容相对简单、具体,成人患者妄想内容可能更复杂、抽象,性别因素对妄想本身的表现影响不大,但不同性别的患者可能因社会角色、心理特点等在妄想相关的应对和表现上略有不同,有病史的患者若未得到有效控制,妄想症状可能会持续或加重,生活方式不健康可能导致病情复发或症状加剧。
三、情感障碍
1.情感不协调:患者的情感表现与思维内容、外界环境不相协调。例如,患者在谈及自己被迫害的妄想内容时,却表现出平淡甚至高兴的情感反应,这种情感障碍在不同年龄人群中都可能出现,性别因素对此影响不明显,有病史的患者若病情处于不稳定期,情感不协调的表现可能更为突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干扰患者的情感调节机制,进而加重情感不协调的情况。
四、意志与行为障碍
1.意志减退:患者的意志活动明显减少,表现为缺乏主动性,对工作、学习、生活等都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进取心,不想参与社交活动,甚至个人卫生都疏于打理。不同年龄患者意志减退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对原本感兴趣的活动热情下降,成人患者可能更明显地体现在职业功能、社交功能的减退上,性别因素对其影响不大,有病史的患者意志减退可能是病情进展的一个表现,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进一步削弱患者的意志动力,导致意志减退加重。
2.行为异常:患者可能出现各种异常行为,如受妄想支配而出现冲动伤人、自伤等行为,或者表现出刻板重复、无目的的行为等。不同年龄患者的行为异常表现有所差异,儿童患者行为异常可能更偏向于一些怪异的动作、行为,成人患者行为异常可能更具攻击性或隐蔽性,性别因素对行为异常本身的类型影响不显著,有病史的患者行为异常可能与病情的控制情况相关,生活方式不健康可能诱发患者出现冲动等异常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