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是甲状腺腺体本身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致甲状腺毒症,与遗传、自身免疫、环境等因素有关,表现为高代谢症状;甲减是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等致机体代谢降低,与自身免疫损伤、甲状腺破坏、碘代谢异常等有关,表现为代谢减低症状;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细胞局部异常生长的病变,与遗传、碘摄入、辐射等因素有关,多数无症状,较大结节可压迫周围组织,三者在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面均有区别
一、甲亢
1.定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甲状腺腺体本身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甲状腺毒症,导致身体代谢活动加快,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
2.发病机制相关因素:与遗传因素有关,若家族中有甲亢患者,亲属发病风险可能增加;自身免疫因素是重要诱因,如Graves病,机体免疫系统产生针对甲状腺的抗体,刺激甲状腺过度分泌甲状腺激素;环境因素中,长期精神压力过大、剧烈精神刺激等可能诱发甲亢,年轻女性相对更易受这些因素影响,因为女性的内分泌调节相对复杂且易受情绪等因素干扰。
3.主要表现:患者通常会出现心悸、手抖、怕热、多汗、食欲亢进、体重减轻、大便次数增多、情绪易激动等症状,甲状腺可能肿大,部分患者还可出现突眼等眼部表现。
二、甲减
1.定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
2.发病机制相关因素:自身免疫损伤是常见原因,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甲状腺组织,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破坏,如手术切除甲状腺过多、放射性碘治疗后等;碘缺乏或过量也可引起甲减,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碘缺乏时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碘过量时可能影响甲状腺正常功能,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病,女性发病率相对高于男性,尤其是育龄女性。
3.主要表现:患者可能出现畏寒、乏力、手足肿胀感、嗜睡、记忆力减退、少汗、关节疼痛、体重增加、便秘等表现,严重时可出现黏液性水肿等。
三、甲状腺结节
1.定义: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细胞在局部异常生长所引起的散在病变,可随吞咽动作随甲状腺而上下移动,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
2.发病机制相关因素:与遗传因素有关,某些甲状腺结节具有遗传易感性;碘摄入异常,碘缺乏或过量都可能导致甲状腺结节的发生;辐射暴露是重要环境因素,儿童时期头颈部接受过放射性照射者,甲状腺结节发生率明显升高;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可能与女性的内分泌特点有关,在月经、妊娠、哺乳期等特殊生理时期,甲状腺更易出现结节相关变化。
3.主要表现: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或检查其他疾病时被发现。较大的结节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引起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表现。甲状腺结节有良性和恶性之分,良性结节一般边界清楚、质地较软,恶性结节多边界不清、质地硬等。
四、三者区别总结
1.病因方面:甲亢主要与自身免疫、遗传及环境因素中精神刺激等有关;甲减病因包括自身免疫损伤、甲状腺破坏、碘代谢异常等;甲状腺结节与遗传、碘摄入、辐射等因素相关。
2.临床表现方面:甲亢以高代谢症状为主,如心悸、多汗、消瘦等;甲减以代谢减低症状为主,如畏寒、乏力、水肿等;甲状腺结节多数无症状,较大结节可压迫周围组织出现相应表现。
3.诊断方面:甲亢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如血清甲状腺激素升高、促甲状腺激素降低等)及相关抗体检查等诊断;甲减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血清甲状腺激素降低、促甲状腺激素升高)等诊断;甲状腺结节主要通过甲状腺超声检查初步判断,必要时结合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明确良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