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不是心肌病,二者在定义、病因、症状及治疗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心律失常是心脏活动的起源或传导障碍导致的心跳频率或节律异常,如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律,可由电解质失衡、心脏病、药物作用等多种因素引起,症状包括心悸、头晕、晕厥等,治疗以控制心率、恢复正常节律为主,常用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药等,必要时需植入起搏器或进行射频消融术。
心肌病则是以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为特征的疾病,如心室肥厚、扩张或僵硬,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可能由遗传、感染、代谢异常等因素引起,症状包括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治疗以改善心脏功能、预防并发症为主,常用药物包括利尿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等,严重者需心脏移植。
尽管心律失常可能是心肌病的并发症之一,但二者本质不同,需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明确区分,并采取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