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等,其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诊断需要进行相关检查,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治疗、病因治疗和并发症治疗,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治疗期间需注意定期复查、避免诱因、遵医嘱用药。
1.病因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免疫功能紊乱、遗传因素、感染等有关。
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糖尿病、乙肝病毒感染等。
2.临床表现
大量蛋白尿:尿蛋白排泄量大于3.5g/d。
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
水肿:可出现双下肢、颜面部水肿。
高脂血症: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水平升高。
其他:部分患者可伴有血尿、高血压等。
3.诊断
检查:包括尿常规、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脂、肾功能、肾脏超声等。
肾活检:明确病理类型,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
4.治疗
一般治疗:休息、低盐低脂饮食、优质蛋白饮食等。
对症治疗:利尿消肿、降脂等。
病因治疗: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控制血糖、免疫抑制等。
并发症治疗:防治感染、血栓等并发症。
5.预后
肾病综合征的预后因病因、病理类型、治疗时机等因素而异。
积极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复发或进展为终末期肾病。
6.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监测蛋白尿、肾功能等指标,调整治疗方案。
避免劳累、感染等诱因。
遵医嘱用药:不自行减量或停药。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