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肾脏的临床综合征及严重并发症,发病源于自身免疫反应致自身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脏引发炎症致肾结构功能受损,临床表现有尿液异常、水肿、高血压及病情进展致肾功能不全等,病理依据国际肾脏学会/肾脏病理学会分型分为六型,诊断依靠临床表现评估、实验室检查及肾活检,人群特点为女性患病概率较高、需避免紫外线暴露、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者需密切监测肾脏情况。
一、定义
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累及肾脏所引发的临床综合征,是SLE常见且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病与自身免疫异常密切相关。
二、发病机制
源于自身免疫反应,SLE患者体内产生针对自身组织的自身抗体,这些抗体与相应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等肾脏组织,进而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肾脏结构与功能受损。
三、临床表现
1.尿液异常:可出现蛋白尿(表现为尿液中泡沫增多)、血尿(尿液呈红色或洗肉水样);2.水肿:常见于眼睑、下肢等部位,因肾脏滤过功能异常致水钠潴留引发;3.高血压:肾脏受损影响血压调节机制可出现血压升高;4.病情进展:严重时可导致肾功能不全,出现少尿、乏力等表现。
四、病理分型
依据国际肾脏学会/肾脏病理学会(ISN/RPS)分型分为六型:Ⅰ型为轻微系膜性狼疮性肾炎,Ⅱ型为系膜增生性狼疮性肾炎,Ⅲ型为局灶性狼疮性肾炎,Ⅳ型为弥漫性狼疮性肾炎,Ⅴ型为膜性狼疮性肾炎,Ⅵ型为硬化性狼疮性肾炎,不同分型具有不同病理特点与预后。
五、诊断方法
1.临床表现评估:结合患者蛋白尿、血尿、水肿等相关表现;2.实验室检查:尿常规检测可发现蛋白、红细胞等异常,自身抗体检测中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等多呈阳性;3.肾活检病理检查:为明确诊断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关键手段,通过肾活检观察肾脏组织病理改变以确诊并指导治疗。
六、人群特点
1.性别差异:女性患SLE及狼疮性肾炎的概率相对较高,与女性内分泌等因素相关;2.生活方式影响:需避免紫外线暴露等可能诱发SLE发作进而累及肾脏的因素;3.病史相关:有SLE病史人群需密切监测肾脏情况,定期进行尿常规、肾功能等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狼疮性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