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时因肾脏对水钠排泄减退致水肿,早期多现眼睑颜面轻度水肿随病情进展可全身水肿等,尿量变化上急性肾衰竭少尿期尿量显著减少多尿期渐增,慢性肾衰竭晚期尿量渐少早期夜尿增多不同基础疾病有影响,消化道症状因代谢废物刺激致消化功能紊乱有食欲不振等,基础疾病患者需鉴别老年患者消化道症状更突出。
一、水肿
肾衰竭时肾脏对水钠的排泄功能减退,导致水钠潴留,从而引起水肿。早期多表现为眼睑、颜面等部位的轻度水肿,尤其晨起时眼睑水肿较为常见;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下肢水肿,严重时可波及全身,甚至出现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这是因为肾脏功能受损,无法正常调节体内液体平衡,多余的水分在体内积聚所致。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可能因肾小球滤过功能尚未完善,水肿表现可能更易被忽视;老年患者由于机体代偿能力下降,水肿可能更为明显且恢复较慢。
二、尿量变化
(一)急性肾衰竭
急性肾衰竭少尿期尿量显著减少,每日尿量少于400ml(成人),无尿期时每日尿量少于100ml;而多尿期时尿量会逐渐增多,每日可达数千毫升,但此时肾脏浓缩功能仍未完全恢复。这是由于急性肾损伤导致肾小球滤过率急剧下降,肾脏无法有效生成尿液。
(二)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晚期,肾小球滤过率严重下降,肾脏排泄尿液的能力逐渐减退,患者尿量会逐渐减少,甚至出现少尿或无尿;部分患者在疾病早期可能表现为夜尿增多,这是因为肾脏的浓缩功能受损,夜间排尿次数增加。不同性别方面,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但患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其尿量变化可能因基础疾病对肾脏的损害而有所不同,例如糖尿病肾病患者可能较早出现尿量异常改变。
三、消化道症状
肾衰竭时体内蓄积的代谢废物(如尿素等)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出现一系列消化道症状。常见的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例如,尿素会在胃肠道内被细菌分解为氨,刺激胃肠道,引起患者食欲减退;病情严重时,可出现频繁的恶心、呕吐,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对于有基础疾病(如胃肠道疾病)的患者,消化道症状可能会被基础疾病掩盖或加重,需特别注意鉴别;老年患者由于胃肠功能本身较弱,消化道症状可能更为突出,应密切关注其饮食和营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