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病因评估需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区分妊娠相关肝病或基础肝病,针对不同病因如妊娠急性脂肪肝多学科协作监测并适时终止妊娠、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监测胆汁酸对症治疗及监护胎儿、基础肝病分情况处理,生活方式要保证充足休息、合理饮食等,母儿监测需密切关注相关指标和胎儿监护,温馨提示孕妇严格遵医嘱产检,出现异常及时就医,多学科协作体现人文关怀。
一、明确病因评估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孕妇既往肝脏疾病史、家族遗传性肝病情况、此次妊娠过程中有无皮肤瘙痒、黄疸、右上腹不适等表现,了解用药史(尤其是可能影响肝脏的药物)。2.体格检查:观察有无黄疸、肝脾肿大等体征,评估全身一般状况。3.实验室检查:完善肝功能全套(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白蛋白等)、肝炎病毒标志物(乙肝、丙肝等)、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等)、凝血功能等检查,以区分妊娠相关肝病(如妊娠急性脂肪肝、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或基础肝病(如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
二、针对不同病因的处理原则
1.妊娠急性脂肪肝:多学科协作,密切监测孕妇凝血功能、肾功能、血糖及胎儿宫内情况,若病情进展快且胎儿接近成熟,多建议及时终止妊娠。2.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监测血清胆汁酸水平,予熊去氧胆酸等对症治疗,加强胎儿监护(胎心监护、B超监测胎儿生长),必要时适时终止妊娠。3.基础肝病:若为病毒性肝炎,评估病毒载量后,妊娠中晚期可按指南考虑是否抗病毒以降低母婴传播风险;若为自身免疫性肝病,在内科与产科共同评估下,权衡药物对母儿影响制定个体化方案。
三、生活方式调整
孕妇需保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遵循高蛋白、低脂、富含维生素原则,避免摄入损害肝脏的药物或食物,保持心情舒畅。
四、母儿监测
密切监测孕妇肝功能指标动态变化、凝血功能,加强胎儿监护(胎动计数、胎心监护、B超检查),及时发现母儿异常并处理。
五、温馨提示
孕妇严格遵医嘱定期产检,配合各项检查治疗,出现皮肤黄染加重、右上腹疼痛、皮肤瘙痒加剧等及时就医,诊疗需多学科协作,充分体现对母儿健康安全的人文关怀,考虑孕妇特殊生理状态及妊娠风险,全程谨慎评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