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可出现尿量改变(早期少尿、部分夜尿增多)、尿液性状变化(泡沫尿),有眼睑(晨起明显)及下肢(活动后加重、休息稍缓)水肿,消化系统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心血管系统血压升高,血液系统贫血,骨骼系统骨痛(钙磷代谢紊乱致),儿童有生长发育迟缓,老年人早期症状不典型需关注尿量、水肿及全身乏力等表现。
一、泌尿系统相关症状
1.尿量改变:早期可能出现尿量减少,成人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称为少尿,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夜尿增多现象,这与肾脏浓缩功能减退有关,夜间肾脏对尿液的浓缩能力下降,导致夜间排尿次数及尿量增加。2.尿液性状变化:可能出现泡沫尿,因肾功能受损致尿中蛋白含量增多,尿液表面张力改变而形成泡沫,但需注意并非所有泡沫尿均由肾衰竭引起,还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二、水肿表现
1.眼睑水肿:晨起时较为明显,由于夜间平卧后,水分易在眼睑疏松组织积聚,肾脏排水功能异常使体液潴留,引发眼睑部位水肿。2.下肢水肿:活动后水肿加重,休息后可稍缓解,是因为肾功能受损导致水钠潴留,体液在下肢组织间隙积聚所致。
三、消化系统症状
1.食欲不振:患者自觉进食量减少,对食物缺乏兴趣,此为肾功能异常时体内毒素积聚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消化功能减退的表现。2.恶心呕吐:随着病情进展,体内毒素累积加重,可出现频繁恶心甚至呕吐症状,进而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入。
四、心血管系统表现
血压升高,肾衰竭时肾脏排钠排水功能减退,引起水钠潴留,同时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导致血压升高,而长期高血压又会进一步加重肾脏损害,形成恶性循环。
五、血液系统表现
贫血,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致使红细胞生成不足,患者可出现乏力、面色苍白等贫血相关症状。
六、骨骼系统症状
骨痛,慢性肾衰竭时,肾脏排磷减少使血磷升高、血钙降低,刺激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引发钙磷代谢紊乱,出现骨质疏松、骨痛等肾性骨病表现。
七、特殊人群特点
儿童:除上述一般症状外,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因肾脏功能异常影响代谢及激素调节,阻碍儿童正常生长发育进程。-老年人:肾衰竭早期症状常不典型,易被忽视,需密切关注尿量变化、有无水肿及全身乏力等表现,以便及时就医排查,避免病情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