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
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遵循延缓进展、防治并发症及提高生存质量原则制定个体化方案,非药物治疗涵盖饮食管理依肾功能调蛋白等摄入、血压管理选肾保护降压药、纠正贫血用促红素等及纠正钙磷代谢紊乱补活性维生素D,药物治疗针对并发症,并发症处理包括肾性骨病及心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措施,特殊人群中儿童需关注肾毒性等饮食等,老年患者用药需谨慎等。
一、治疗基本原则
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需遵循延缓肾功能进展、防治并发症及提高生存质量的原则,综合多方面因素制定个体化方案,充分考量患者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等影响。
二、非药物治疗要点
1.饮食管理:依据肾功能调整蛋白质摄入,一般采用低蛋白饮食(0.6~0.8g/kg/d),配合必需氨基酸或α-酮酸补充,以维持营养且减少氮质潴留;严格控制磷、钾摄入,避免高磷、高钾食物;保证充足热量供应,可选择糖类、脂肪等作为主要热量来源。
2.血压管理:高血压是加重肾损害的重要因素,应选用具有肾保护作用的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需密切监测血压及肾功能变化。
3.纠正贫血: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纠正肾性贫血,同时补充铁剂等,需根据患者血红蛋白水平调整治疗方案。
4.钙磷代谢紊乱纠正:补充活性维生素D(如骨化三醇)调节钙磷代谢,降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预防肾性骨病。
三、药物治疗方向
药物治疗主要针对并发症,例如:
纠正酸中毒时使用碳酸氢钠;
控制感染时选择对肾毒性小的抗生素,避免加重肾脏负担。
四、并发症处理
1.肾性骨病:通过调整钙磷代谢、补充活性维生素D等措施,纠正钙磷失衡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预防骨痛、骨折等并发症。
2.心血管并发症:控制血压、血脂,改善患者脂质代谢紊乱,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需综合评估患者心血管状况制定治疗策略。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需特别关注药物肾毒性,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饮食调整需更精准,严格遵循低蛋白、热量充足等饮食原则,定期监测生长发育及肾功能指标。
2.老年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退,用药需谨慎,密切监测肾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饮食管理需兼顾营养与肾脏负担,随访频率可适当增加,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