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白蛋白尿是早期肾脏损伤敏感指标,检测指标有尿白蛋白排泄率(正常<30mg/24h,30-300mg/24h为微量、>300mg/24h为大量)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男性<2.5mg/mmol、女性<3.5mg/mmol时异常升高提示微量),检测方法包括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随机尿ACR测定,临床意义常见于糖尿病肾病早期、高血压肾损害早期等,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高血压患者应关注,孕妇需排除病理性因素监测。
一、定义
微量白蛋白尿是指尿液中白蛋白排泄量处于异常升高,但尚未达到常规尿常规检测可检出阳性结果的状态,是早期肾脏损伤的敏感指标。
二、检测指标及意义
(一)尿白蛋白排泄率(UAE)
正常范围为UAE<30mg/24h,当UAE在30~300mg/24h时,提示处于微量白蛋白尿阶段,若UAE>300mg/24h则为大量白蛋白尿。
(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
男性正常范围<2.5mg/mmol,女性正常范围<3.5mg/mmol,ACR在此区间内异常升高则提示微量白蛋白尿。
三、检测方法
主要通过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或随机尿的ACR测定。24小时尿蛋白定量需收集24小时全部尿液测定白蛋白含量;ACR则是检测随机尿中白蛋白与肌酐的比值,更简便易行,可反映单位肌酐对应的白蛋白排泄情况。
四、临床意义
微量白蛋白尿常提示早期肾脏损害,常见于糖尿病肾病早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高血糖损伤肾小球滤过膜,导致白蛋白漏出)、高血压肾损害早期(高血压使肾小动脉硬化,影响肾脏滤过功能)等情况。此外,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因素等也可能导致微量白蛋白尿。
五、不同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微量白蛋白尿,因高血糖长期损伤肾脏,早期出现微量白蛋白尿时,通过控制血糖、血压等干预措施可延缓肾脏病变进展。
(二)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患者应关注微量白蛋白尿,高血压导致肾血管病变,微量白蛋白尿提示肾脏已受损害,需积极控制血压,减少肾脏进一步损伤。
(三)孕妇
部分孕妇可能出现生理性微量白蛋白尿,但需排除病理性因素(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导致的微量白蛋白尿,需密切监测并结合临床其他表现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