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衰竭有尿量异常、体液潴留及电解质紊乱表现包括高钾等,慢性肾衰竭有代谢、消化、心血管、皮肤等症状,儿童急性肾衰竭多因脱水等且症状隐匿需监测,慢性肾衰竭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老年慢性肾衰竭常合并基础病症状不典型需注意药物代谢及体液管理。
一、急性肾衰竭症状
1.尿量异常:少尿期患者每日尿量显著减少(成人<400ml,儿童<0.5ml/(kg·h)),部分可出现无尿(<100ml/d),多尿期时尿量逐渐增多,可达3000~5000ml甚至更多。
2.体液潴留相关表现: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致水钠潴留,出现水肿,常见于眼睑、下肢等部位,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脑水肿,表现为呼吸困难、头痛、呕吐等。
3.电解质紊乱表现:
高钾血症:可致心悸、心律失常,严重时出现心脏骤停,心电图可见T波高尖、QRS波增宽等改变。
高磷血症:可引发皮肤瘙痒、钙磷沉积于软组织等。
低钙血症:表现为手足抽搐、感觉异常等。
二、慢性肾衰竭症状
1.代谢紊乱相关症状:
贫血:因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患者出现乏力、面色苍白、活动耐力下降等,儿童可能影响生长发育。
2.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呕吐较为常见,是由于体内毒素(如尿素)蓄积刺激胃肠道,儿童可能表现为食欲减退、喂养困难等。
3.心血管系统症状:
高血压:普遍存在,与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等有关,老年患者易并发心脑血管意外风险增加。
心衰:表现为呼吸困难、端坐呼吸、下肢水肿加重等,儿童心衰时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喂养困难、体重不增等。
4.皮肤症状:皮肤瘙痒,与毒素蓄积、钙磷代谢紊乱等有关,儿童皮肤瘙痒可能影响睡眠和生活质量。
5.其他:骨骼病变(儿童可致生长发育迟缓、骨痛等)、神经病变(出现肢体麻木、感觉异常等)等。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急性肾衰竭多因脱水、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先天性肾发育异常等引起,症状可能较隐匿,需密切监测尿量、电解质等;慢性肾衰竭儿童生长发育受影响,需关注营养支持及生长激素等相关治疗调整。
老年人群:慢性肾衰竭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症状不典型,需警惕因肾功能减退致药物代谢减慢引发的不良反应,定期监测肾功能及相关指标,加强体液管理,避免过度脱水或补液过量加重心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