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饮用饮料代替水因含高糖高盐及添加剂等会影响肾脏,儿童因发育不完善风险更高,有基础病史人群会加重病情,应倡导科学饮水多喝白开水,儿童减含糖饮,基础病者遵医嘱控饮以降低肾脏受损风险维持其功能。
一、饮料成分对肾脏的潜在影响
长期饮用饮料代替水,部分饮料含高糖、高盐及食品添加剂等成分。以高糖饮料为例,大量糖分摄入会使血糖持续升高,长期可引发2型糖尿病,而糖尿病患者中约40%会逐渐发展为慢性肾衰竭,这是因为高血糖状态会损伤肾小球等肾脏结构,影响其正常滤过功能[1]。高盐饮料会导致血压升高,高血压会使肾小球内压力增高,长期作用下可破坏肾小球滤过膜,降低肾脏的滤过能力,增加慢性肾脏病的发生风险。此外,部分饮料中含有的磷酸盐等成分,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干扰体内钙磷代谢平衡,增加肾脏形成结石的概率,结石长期刺激肾脏也可能对肾脏功能造成损害。
二、不同人群长期饮用饮料代替水的风险差异
(一)儿童群体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肾脏功能尚不完善,对饮料中成分的代谢能力较弱。长期饮用含糖量高的饮料易导致肥胖,肥胖又与代谢综合征相关,而代谢综合征会增加肾脏病变的风险。同时,儿童长期饮用含添加剂的饮料,其肾脏的排毒、滤过等功能可能因添加剂的不良影响而受到抑制,相较于成人,儿童长期饮用饮料代替水引发肾衰竭的风险更高。
(二)有基础病史人群
本身患有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的人群,长期饮用饮料代替水会进一步加重病情。例如,糖尿病患者本就存在血糖调节异常,再摄入高糖饮料会使血糖波动加大,加速肾脏微血管病变;高血压患者饮用高盐饮料会使血压更难控制,进而加快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损伤进程,这类人群发生肾衰竭的可能性较无基础病史者显著增加。
三、科学饮水的建议及对肾脏保护的意义
为避免长期饮用饮料代替水可能引发的肾脏问题,应倡导科学饮水。日常应多饮用白开水,白开水能维持肾脏正常的代谢、排泄等生理功能,有助于及时将体内代谢废物排出体外,减轻肾脏负担。对于儿童,家长应引导其减少含糖饮料摄入,可适当饮用淡茶水等健康饮品;对于有基础病史人群,更要严格控制饮料摄入,遵循医生建议合理安排饮水及饮食,以最大程度降低肾脏受损风险,维持肾脏的正常生理功能。[1]参考自《慢性肾脏病防治指南》等相关医学文献,其中明确指出高血糖、高血压等因素与慢性肾脏病及肾衰竭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