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衰竭有尿量改变早期少尿或无尿多尿期尿量渐增少尿期可致水肿,电解质紊乱有高钾致心律失常、低钠致乏力等,代谢性酸中毒表现呼吸深快;慢性肾衰竭有消化系统早期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随病情进展有口腔异味消化道出血等,血液系统因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致贫血、血小板功能异常致出血倾向,心血管系统常见高血压长期可致左心室肥厚心衰等、钙磷代谢紊乱致血管钙化,骨骼系统有肾性骨病表现,其他有皮肤瘙痒睡眠障碍免疫力下降等;特殊人群中儿童急性肾衰竭因肾前性肾性肾后性因素致症状急骤需防生长发育受影响慢性肾衰竭儿童有身高体重增长缓慢,女性需关注月经周期及妊娠风险,有基础疾病者原发病与肾衰竭症状交织需综合判断积极控原发病延缓进展。
一、急性肾衰竭症状
1.尿量改变:早期常出现少尿(每日尿量<400ml)或无尿(每日尿量<100ml),多尿期时尿量逐渐增多。少尿期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致水分排出减少,可引发水肿,常见于眼睑、下肢等部位。
2.电解质紊乱表现:高钾血症可致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危及生命;低钠血症可引起乏力、恶心、呕吐,甚至意识障碍;高磷血症、低钙血症可导致骨痛、皮肤瘙痒等。
3.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呼吸深快,患者感胸闷、气促,严重时可出现精神萎靡、嗜睡等。
二、慢性肾衰竭症状
1.消化系统症状:早期多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随病情进展可出现口腔异味、消化道出血等,与体内尿素等代谢废物潴留刺激胃肠道相关。
2.血液系统症状:因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致贫血,表现为乏力、面色苍白、活动耐力下降等;血小板功能异常可致皮肤瘀斑、鼻出血等出血倾向。
3.心血管系统症状:高血压较为常见,长期高血压可引发左心室肥厚、心衰等;钙磷代谢紊乱可导致血管钙化,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4.骨骼系统症状:钙磷代谢失调、活性维生素D缺乏可引起肾性骨病,表现为骨痛、行走困难,严重者可出现骨质疏松、骨折等。
5.其他表现:患者可出现皮肤瘙痒、睡眠障碍、免疫力下降易反复感染等,与毒素潴留、营养不良等多种因素相关。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急性肾衰竭多因肾前性(如脱水、休克)、肾性(如急性肾小管坏死)或肾后性(如尿路梗阻)因素引起,症状更急骤,需警惕生长发育受影响;慢性肾衰竭儿童可出现身高、体重增长缓慢等。
女性:需关注月经周期变化及妊娠相关风险,妊娠可能加重肾衰竭病情。
有基础疾病者:如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发生肾衰竭时,原发病症状与肾衰竭症状交织,需综合判断,积极控制原发病以延缓肾衰竭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