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衰竭中期需关注凝血功能指标INR反映合成功能受损、胆红素水平体现代谢障碍、肝性脑病Ⅱ~Ⅲ级看意识等神经精神症状、患者一般状况体力活动受限,儿童需结合生理特点调整指标参考,女性要考虑激素等额外影响但以核心指标为主。
一、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及意义
急性肝衰竭中期凝血功能指标主要关注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此时INR多处于2.0~3.0之间。凝血功能异常是肝衰竭的重要表现,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INR值升高反映了凝血因子合成显著减少,提示肝脏合成功能进一步受损,该指标能体现肝脏凝血相关物质合成能力的中期受损程度。
二、胆红素水平指标及意义
总胆红素在急性肝衰竭中期一般处于171~342μmol/L左右。胆红素是由衰老红细胞分解产生,经肝脏代谢,肝衰竭时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及排泄功能严重障碍,导致胆红素在血液中蓄积,总胆红素水平的此区间范围反映了肝脏胆红素代谢功能中期的严重受损状态,是评估肝衰竭中期胆红素蓄积程度的关键指标。
三、肝性脑病分级指标及意义
肝性脑病Ⅱ~Ⅲ级属于急性肝衰竭中期的范畴。Ⅱ级表现为嗜睡、轻度定向障碍,患者可被唤醒,但思维较迟缓,对时间、地点等定向力有轻度异常;Ⅲ级则有嗜睡但能唤醒、明显定向障碍,言语不清,计算力下降等情况。肝性脑病的分级依据患者的意识状态、神经精神症状等来判断,此阶段的肝性脑病程度反映了肝脏功能严重受损,导致代谢产物不能正常清除,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中期表现。
四、患者一般状况指标及意义
中期患者一般情况较差,体力活动明显受限,日常生活受到较大影响。例如患者可能无法进行正常的轻度体力活动,如缓慢行走等,日常生活中在洗漱、进食等基本活动上需要他人协助或自身费力才能完成,这体现了肝脏功能严重受损后,机体整体状态因代谢紊乱、毒素蓄积等多因素影响而处于中期较严重的功能减退状态,反映了肝衰竭对患者全身状况的中期影响程度。
特殊人群考虑
儿童患者:儿童急性肝衰竭在分级时需结合儿童生理特点调整指标参考范围,如儿童的凝血功能指标、胆红素代谢等与成人有差异,儿童肝性脑病的判断也需考虑儿童的认知发育等情况,在评估中期分级时要充分依据儿童特定的生理病理特征来精准判断。
女性患者:女性患者可能因激素等因素对凝血等指标有一定影响,但主要仍依据上述核心指标判断,同时要关注女性患者在肝衰竭中期可能因激素变化对全身状况的额外影响,如月经周期等可能受肝衰竭影响出现紊乱,但这并不改变基于核心指标的分级判断,需综合考量但以核心指标为主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