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肝功能异常是血液生化检查相关指标超出正常范围涉及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等,原因有生理性及病毒性肝炎、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等病理性因素,对母儿有影响,需及时就医完善检查明确病因,医生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孕妇要注意休息、避免滥用加重肝脏负担药物、定期复查及关注自身和胎儿状况。
一、肝功能异常的定义及常见指标含义
孕妇肝功能异常是指通过血液生化检查发现肝功能相关指标超出正常参考范围。常见的肝功能指标包括:
转氨酶: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正常参考值一般为0~40U/L左右,指标升高可能提示肝细胞受损,常见于病毒性肝炎、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等情况。
胆红素: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等,总胆红素正常参考值通常为3.4~17.1μmol/L,胆红素升高可能与肝细胞损伤、胆红素代谢异常等有关,如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可导致胆红素显著升高。
白蛋白:正常参考值约为35~55g/L,白蛋白降低可能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受损或营养状态不佳等。
二、可能的原因分类
(一)生理性因素
孕期由于孕妇代谢负担加重,肝脏的生理负荷增加,可能出现轻度的肝功能指标波动,如ALT、AST轻度升高,一般升高幅度较小,无其他明显不适症状,多属生理性代偿性变化。
(二)病理性因素
1.病毒性肝炎:孕妇感染乙肝、丙肝等病毒,病毒复制可损伤肝细胞,导致ALT、AST等升高,需结合病毒载量等进一步评估母婴传播风险及治疗必要性。
2.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多发生在妊娠中晚期,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血清胆汁酸升高,同时可伴有ALT、AST轻至中度升高,可引起胎儿窘迫、早产、羊水胎粪污染等不良妊娠结局。
3.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罕见但病情凶险,多发生在妊娠晚期,起病急,常伴有恶心、呕吐、黄疸进行性加重等,肝功能检查可见胆红素显著升高、转氨酶升高不明显(与其他肝病不同特点)、凝血功能异常等,可危及母儿生命。
三、对母儿健康的影响
对孕妇:不同病因导致的肝功能异常可能引发相应并发症,如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可致孕妇皮肤瘙痒影响生活质量,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可进展为肝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严重情况。
对胎儿:部分病因可导致胎儿缺氧、生长受限、早产甚至死胎等,如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可因胎盘绒毛间隙胆汁淤积影响胎儿氧供和营养供应。
四、诊疗及注意事项
孕妇出现肝功能异常时需及时就医,完善肝炎病毒标志物、胆汁酸、肝脏超声等检查以明确病因。医生会根据具体病因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如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需监测胎儿情况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多需及时终止妊娠。同时,孕妇需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滥用可能加重肝脏负担的药物,定期复查肝功能及相关指标,密切关注自身及胎儿状况,保持良好心态配合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