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蛋白尿是尿液中铁离子过量的病理状态,成因有血管内溶血相关(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等致红细胞破坏、铁排出增多)及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肾小管重吸收铁能力下降),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尿液外观异常或无改变伴原发病表现,诊断通过实验室检查尿铁含量等明确病因,处理针对原发病,特殊人群中儿童需谨慎排查病因并遵儿科安全原则,孕妇要评估对母婴影响多学科协作诊疗,老年人需综合多系统疾病全面评估病情。
一、定义
铁蛋白尿是指尿液中检测到过量铁离子的病理状态,正常情况下尿液中铁含量极低,当体内铁代谢异常或存在导致铁排出增多的情况时,尿液中铁浓度超出正常范围。
二、成因
(一)血管内溶血相关
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等疾病,可导致红细胞大量破坏,血红蛋白释放入血,进而分解出铁,超出机体转运及代谢能力,过多铁经尿液排出形成铁蛋白尿。此外,严重感染、输血不良反应等也可能引发血管内溶血,促使铁蛋白尿出现。
(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
肾脏的肾小管具有重吸收功能,若肾小管重吸收铁的能力下降,即使体内铁总量正常,也会有过多铁随尿液排出,常见于某些遗传性肾小管疾病或因药物、中毒等因素损伤肾小管时。
三、临床表现
部分患者尿液外观可呈茶色等异常颜色,但也有患者无明显外观改变,多需通过实验室检查发现尿中铁含量升高。同时可能伴随原发病相关表现,若为血管内溶血导致,可能有贫血、黄疸等表现;若为肾小管功能障碍相关,可能有多尿、夜尿增多等肾脏相关症状。
四、诊断
(一)实验室检查
通过尿常规检测尿铁含量,若尿铁阳性提示可能存在铁蛋白尿,进一步结合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溶血相关指标(如游离血红蛋白、血清结合珠蛋白等)以及肾功能、肾脏相关检查(如尿蛋白电泳、肾小管功能检查等)明确病因,如通过骨髓穿刺、基因检测等排查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等特定疾病。
五、处理原则
首先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若为血管内溶血相关疾病,需针对原发病采取相应治疗措施;若为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需处理导致肾小管损伤的病因等。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出现铁蛋白尿时,需格外谨慎排查病因,因儿童可能存在先天性代谢疾病等特殊病因,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如详细询问家族史、进行基因筛查等,以便早期明确病因并干预,且儿童用药需严格遵循儿科安全原则,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
(二)孕妇
孕妇出现铁蛋白尿时,需评估对母婴健康的影响,谨慎对待原发病的诊疗,因为孕期机体生理状态特殊,某些检查及治疗需充分考虑对胎儿的影响,应在多学科协作下制定诊疗方案。
(三)老年人
老年人出现铁蛋白尿时,需综合考虑多系统疾病可能,如肾脏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由于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减退,病情可能更为复杂,需全面评估病情,细致排查病因,选择合适的诊疗手段,注重整体健康状况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