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肾炎早期有尿液异常表现,包括尿量改变(可减少或增多)、尿液颜色异常(如血尿、混浊);有水肿表现,先是眼睑及面部水肿,进而下肢水肿(呈凹陷性);还有一般症状,如精神状态改变(萎靡、烦躁)、食欲减退、发热。家长需密切观察婴儿相关变化,异常时及时就医并做好护理。
一、尿液异常表现
1.尿量改变:婴儿肾炎早期可能出现尿量减少的情况,正常婴儿每天尿量会因年龄有所不同,一般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尿量约为40-60ml,1周后可达200-300ml,1岁时约为400-500ml,2-3岁时约为500-600ml,4-5岁时约为600-800ml,若婴儿肾炎早期出现肾功能轻度受损,可能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从而使尿量较平时明显减少。另外,也有少数婴儿可能出现尿量增多的情况,这是因为肾脏的浓缩功能受到影响,水分重吸收减少所致。
2.尿液颜色异常:部分婴儿肾炎早期会出现尿液颜色改变,如呈现血尿,可表现为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肉眼血尿时尿液可呈洗肉水样、浓茶色等;镜下血尿则需要通过尿常规检查才能发现红细胞增多。血尿的出现是由于肾小球基底膜受损,红细胞漏出到尿液中引起。还有些婴儿尿液可能会变得混浊,这可能是因为尿液中存在蛋白质、白细胞等成分增多导致。
二、水肿表现
1.眼睑及面部水肿:婴儿肾炎早期常见的水肿部位是眼睑和面部,这是因为婴儿的组织疏松,水分容易积聚。早晨起床时可能会发现婴儿眼睑肿胀明显,随着病情发展,面部水肿也会逐渐加重。这是由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水钠潴留,导致体液在组织间隙积聚,而眼睑和面部的组织较为疏松,更容易出现水肿表现。
2.下肢水肿: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婴儿可能会出现下肢水肿,严重时可波及全身。水肿一般呈凹陷性,用手指按压水肿部位,会出现明显的凹陷且不易恢复。这是因为水钠潴留导致血管内液体外渗到组织间隙,下肢的皮下组织相对疏松,所以容易出现水肿。
三、一般症状表现
1.精神状态改变:婴儿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等精神状态改变。这是因为肾炎导致婴儿身体不适,体内环境紊乱,影响了婴儿的神经系统功能。例如,由于水肿、尿液异常等情况使婴儿感到身体不舒服,从而表现出精神状态的异常。
2.食欲减退:婴儿可能出现食欲下降的情况,不愿意进食。这与肾炎导致的身体代谢紊乱、胃肠功能受到一定影响有关。体内的一些代谢产物不能正常排出,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导致婴儿食欲减退。
3.发热:部分婴儿肾炎早期可能伴有发热症状,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这是因为肾脏炎症反应可能会引起身体的免疫反应,从而导致发热。但需要注意与其他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热相鉴别,因为有时肾炎可能是在感染基础上诱发的。
婴儿肾炎早期症状可能较为隐匿,家长需密切观察婴儿的尿量、尿液颜色、水肿情况以及精神状态等方面的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带婴儿就医,进行尿常规、肾功能等相关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同时,由于婴儿年龄小,在护理过程中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注意保持婴儿皮肤清洁,避免水肿部位发生破损感染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