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早期有多种症状表现,尿液异常可出现蛋白尿(尿液泡沫增多不易消散)和血尿(有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水肿早期常见眼睑及面部水肿,病情进展可蔓延至下肢呈凹陷性水肿;可能出现高血压,肾性高血压由肾脏分泌物质影响血压调节所致;还会有乏力疲倦、腰部不适等全身症状。
一、尿液异常
1.蛋白尿:肾炎早期可能出现蛋白尿,表现为尿液中泡沫增多且不易消散。这是因为肾小球滤过膜受损,蛋白质漏出到尿液中。例如,相关研究表明,肾小球基底膜的电荷屏障和机械屏障功能异常时,会导致血浆蛋白滤过增加,从而出现蛋白尿。不同类型的肾炎蛋白尿程度有所差异,如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蛋白尿程度可轻可重,而膜性肾病患者多表现为大量蛋白尿。
2.血尿:可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肉眼血尿时尿液呈洗肉水样或血色;镜下血尿则需通过显微镜检查发现尿液中有红细胞。血尿的产生是由于肾小球基底膜断裂,红细胞通过受损的滤过膜进入尿液。对于儿童肾炎患者,血尿可能是较为突出的早期表现之一,需引起重视,因为儿童自身对疾病的表述可能不清晰,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尿液外观变化。
二、水肿
1.眼睑及面部水肿:肾炎早期常见的水肿部位是眼睑和面部,尤其是早晨起床时更为明显。这是因为眼睑部位组织疏松,水钠潴留首先在此处表现出来。比如,肾脏对水钠的排泄功能出现障碍,导致体内水钠潴留,多余的水分积聚在组织间隙,而眼睑面部的疏松组织更容易出现水肿。对于成年人,若晨起发现眼睑浮肿,应考虑肾炎的可能;对于儿童,面部水肿也可能是肾炎早期的信号,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面部外观变化。
2.下肢水肿:随着病情进展,水肿可能会蔓延至下肢,表现为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即用手指按压下肢皮肤后,会出现凹陷且不易迅速恢复。这是由于水钠潴留进一步加重,液体在下肢组织间隙积聚所致。不同年龄的患者水肿表现可能略有不同,老年人由于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水肿情况可能更为复杂,需要综合评估。
三、高血压
肾炎患者早期可能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肾脏患病后,会分泌一些物质影响血压调节,导致肾性高血压。例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被激活,使得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高血压的表现也有差异。年轻人患肾炎出现高血压时,可能会有头痛、头晕等症状;老年人对高血压的耐受性相对较好,可能没有明显不适,但长期高血压会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造成损害,所以即使没有明显症状,也应监测血压。
四、其他全身症状
1.乏力、疲倦:患者可能会感到全身乏力、疲倦,即使经过适当休息也难以缓解。这是因为肾脏功能受损,身体的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排出,内环境紊乱,影响了机体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患者出现乏力、疲倦的感觉。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可能出现这种全身不适的症状,儿童可能表现为活动减少、精神不振等。
2.腰部不适:部分患者会出现腰部隐痛或酸痛等腰部不适症状。这是由于肾脏肿大,牵拉肾包膜引起的。例如,急性肾炎患者可能会有腰部胀痛等表现,不同类型的肾炎腰部不适的程度和性质可能有所不同,需要结合其他症状进行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