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透析方式下存活情况不同,血液透析5-10年生存率受基础健康状况等影响,腹膜透析5-10年生存率受相关并发症影响;影响存活时间因素有年龄(年轻患者存活时间相对更长)、基础健康状况(心血管疾病等会降低存活时间)、透析治疗依从性(严格遵循可提高存活时间);特殊人群中老年患者需防心血管并发症、控血压血脂、加强营养支持,儿童患者透析方案需个体化调整、保证营养供给、监测相关指标及关注心理发育。
一、不同透析方式下的存活情况
(一)血液透析
接受规律血液透析的患者,其生存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一般而言,5年生存率约为60%-80%,10年生存率约为40%-50%。这与患者的基础健康状况密切相关,若患者同时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会显著降低存活时间;而年轻、基础状况较好且能严格遵循透析方案的患者,存活时间相对更长。
(二)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患者的5年生存率约为50%-70%,10年生存率约为30%-40%。腹膜透析对患者心血管系统影响相对较小,但需注意腹膜炎等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若频繁发生腹膜炎等并发症,会影响存活时间,而规律进行腹膜透析且并发症控制良好的患者,存活时间可得到保障。
二、影响存活时间的相关因素
(一)年龄因素
年轻患者(如儿童及青中年)通常身体机能相对较好,对透析治疗的耐受性及适应能力更强,一般存活时间相对老年患者更长。例如,儿童肾衰竭患者在规律透析且接受合适的营养支持等干预下,可较好地维持生长发育并延长存活时间;而老年患者多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会增加透析治疗的风险,影响存活时间。
(二)基础健康状况
1.心血管疾病:若患者本身合并严重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透析过程中易诱发心血管事件,如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等,会大幅降低存活时间。研究显示,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肾衰竭透析患者5年死亡率显著高于无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2.其他并发症:合并糖尿病的肾衰竭透析患者,由于高血糖等因素影响,易出现感染、血管病变等问题,也会影响存活时间。
(三)透析治疗依从性
严格遵循透析方案,包括规律透析、合理饮食控制(如限制蛋白、磷、钾等摄入)、适当运动等,可有效提高生存质量及存活时间。若患者不遵循透析方案,如随意减少透析次数、不控制饮食等,会导致体内毒素蓄积、电解质紊乱等,加重病情,缩短存活时间。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老年患者
老年肾衰竭透析患者需尤其注重心血管并发症的预防,严格控制血压,建议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左右;同时要注意血脂管理,必要时使用调脂药物;还要加强营养支持,由于老年患者多存在营养不良风险,需保证充足的蛋白质、热量摄入,但要避免过度摄入加重肾脏负担。
(二)儿童患者
儿童肾衰竭透析时要充分考虑生长发育需求,透析方案需根据儿童的体重、身高及生理特点进行个体化调整。要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以支持儿童的生长,同时密切监测儿童的电解质、酸碱平衡及生长指标,及时调整透析治疗及营养方案,关注心理发育,给予心理支持,因为儿童在疾病及透析过程中易出现心理问题。